第八百三十四章 冥王不動,點睛尋隙(第2/2頁)

叮叮當當聲音大作,三百劍互擊、亂擊,但這彼此的碰撞、夾擊,何嘗不是一劍在使另一劍、一劍在禦另一劍。

整整三百劍,每一劍都是另一劍的劍:離山宗十七劍絕之一:點睛。

創下這一劍的,正是叛徒葉非的師尊,六祖商照。他老人家全盛時,一道“點睛”出手能以一劍禦千劍再由千劍馭萬劍,最後於萬劍中再藏一劍!

千萬劍拋開去,僅在施術者的一劍、點睛,便化劫成龍。

三百劍,蘇景點睛。

劍龍披風去,轟轟烈烈鬥於馭人神通。

可惜,還不夠。豈止不夠,簡直差得遠了,以這一劍之術想要破開數十馭人大修的封阻根本就不存可能。

不過“獵戶”也沒想就此破敵,甚至他都沒想殺敵,點睛三百劍他求的只是一個字:隙。

兩法對撞,亂鬥紛紛,三百劍破開敵人封鎖無望,但至少能攪亂敵人的法術,讓原本被馭人法術徹底充填的天地間多出些“隙”:

或是扭變曲折、或是一閃即逝、或是交織亂竄的:隙。

有隙便足夠,“錚”一聲銳響,“獵戶”再出一劍,雙劍在手,左一刺右一削前一斬後一滑,毫無規律的亂削瞎刺,看上去,此刻“獵戶”像極了葉非在持劍鬥“墨十一”時的樣子,只有劍術大家才能曉得:根本不是一回事!

葉非亂劍,精要在於一個字:破。那時他是在破法,破法後前行。

蘇景亂劍,卻是為了一個“遊”字,遊刃的遊。雙劍遊刃,尋隙、擴隙、鉆隙!

早在南荒取“天無常丹”時就悟出遊刃劍,後來忙打架忙修行忙做官忙娶媳婦……始終沒機會將那時領悟精修成真正能殺人的劍法,可是以蘇景的愛劍心性,又怎麽可能忘記此事。早在十年前,在虞長老相助下,“遊刃”成術!

劍動身亦動,遊魚一般宛轉靈動,團團亂戰之中,“獵戶”徘徊,穿梭、前進!兩道心神入手中雙劍、一道心神主掌身形遊弋、七道心神統禦靈識緊緊追尋身周的每一“隙”,他的全副精神皆已融入“遊刃”中!

外人看來,他雙劍,其實根本不存幾劍之說,只有一套劍術、只有一個整體。每一道心識,無論禦劍馭身還是駕馭靈識,皆為這套“遊刃劍術”的一部分,緊密糅合彼此扶持……非如此,不成術。

也因全神入遊刃,是以“獵戶”即便從馭人侍衛身邊滑過,也無法揮動一劍將其斬殺,否則“遊刃”立時告破。但他現在並非摧城拔寨殺滅千軍的猛將,他是個刺客。那些馭人侍衛全不重要,他們只是風、是落葉、是不相關的烏魚鹹蛋,刺客眼中只有一人:皇帝。

馭人侍衛不是瞎子,眼看刺客從身邊經過豈會不出手擊殺,不過沒用,他們一出手又會有新的“亂”、新的“隙”,“獵戶”立刻就鉆了去。

遊刃之劍,不求殺人只求過關,對鬥法搏戰並無大用,對襲殺行刺卻是玄奇好術。

遊刃穿天地,“獵戶”破繭來,就那麽三拐五繞,一場亂轉,“獵戶”穿跨阻礙。

從“獵戶”沖出書經閣樓到此刻,藏金、宿器、換刃、冥不動、點睛、遊刃……與法元無關,與修為無關,所有手段盡歸為兩字:劍法!

鬥玄天時,葉非觀九子存陣領悟劍法要意,放言百年後劍破離山,歸去後他就開始習劍了。

蘇景呢?喜事過後,他又何嘗不是一頭鉆進了劍術中去,他有屠晚,他迷劍術,他有殺獼歸仙陪練,他還有大群同門高手指點,他是“劍出離山”的真傳弟子。今日一戰便是他在陽間浸淫於劍的所學、所悟、所創!

所有殺獼侍衛都被甩在身後,前方十一丈處即為馭人皇帝,此刻皇帝身邊就只剩下一個浮玉王。

獵戶臉上不見猙獰,只有濃濃開心,馭人皇帝緊盯刺客雙眼,不知為何狩元皇帝忽然覺得:這妖孽的開心似乎與即將刺駕成功並無關聯,他開心是因為……對自己的劍法還算滿意?

刺客殺到近前,雙劍分,左刺狩元帝心窩、右斬浮玉王脖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