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百零一章 忠義(第2/2頁)

這時的秦吹已是三十出頭的漢子,腦筋靈活為人誠實,識文斷字且見識不錯,趕到滄州找到那洪姓巨賈之家,謀了個“茶管”之差,在家奴中算是個中等偏上的差事。不久之後洪老爺喜得貴子。

與江面夢中言說比較,時間倒是扣合得上,可秦吹也不敢確定,這位新降生的小公子究竟是不是自家的霍公子轉生。直到有天無意中發現小公子的小腿上有一塊鵝青雲記……這是胎記,一樣的位置、一樣的形狀,霍公子也長了一塊。秦吹大喜過望,由此確定,此子就是他的恩公。

而那位小公子對秦吹也莫名親切,小時候哭鬧起來誰哄都沒用,唯獨一見秦吹小娃立刻破涕為笑。由此秦吹在洪家地位扶搖直上,被指派專門照顧小公子。

秦吹自己又何嘗不是心花怒放,無數次暗中禱念,感謝神佛指點讓他又能找到公子,盡忠報恩。如此,兩年,忽有一日家主引來了一位客人,是一位麻衣相士,據說鐵口直斷字字成箴,於京師一代大大有名,是洪老爺花重金請來為小公子看相、以提早為前程做準備。

不曾想到的,麻衣相士一看小娃當即冷笑一聲:“無前程,七歲夭;無可救,天注定。”

洪老爺當場大怒。再有名也不過是個混江湖算命的,當即傳令下去,虎狼家丁提棍執杖將其一頓狠打、扔了出來。可對小公子視若珍寶的秦吹並未動怒,更沒去動那相士一根手指,失魂落魄呆立原地:那相士的嗓音,與他江面怪夢中的聲音一模一樣啊!

老爺盛怒之下如何肯聽秦吹相勸,秦吹無奈,一直苦忍到天黑、服侍著小公子安睡後,急匆匆出門去尋找相士,找到對方落腳的客棧打探得知相士已經走了,但店小二拿出了一封信箋:“他走時留下一封信,要小的交予秦爺。”

秦吹打開信箋,寥寥兩行字:洪家孩兒死後三年,轉世京城萬象王府,貴為王子,更有天龍大命。

看過信,小心燒掉,秦吹心中又安慰又悲涼,安慰的是恩公的命越來越富貴,悲涼的則是小公子這一生太過短暫……相士之言成真,待小娃七歲時突生怪病,從發病到夭折僅僅七天時間,但小娃撒手人寰前一刻、回光返照時,竟是望著秦吹一個勁地笑。天真、快樂的笑容,就是他走時的神情。

秦吹號啕大哭,料理過小公子的身後事,秦吹辭去洪家職務,輾轉來到京城,想到萬象王府再去謀個差事。可王侯之家招仆收傭自有途徑,哪會收秦吹這種四十好幾又來歷不明之人。

王府周圍流連百日始終不得其門而入,這天夜裏在客棧他正躊躇反側、難做安眠的時候,忽然敲門聲響,開門後秦吹霍然大喜,深夜到訪的正是當年那位相士。

“我已觀察你整整百日,怎麽,還想去王府繼續服侍恩公麽?”見面後全無客套,相士開門見山:“要仔細計較,他救你一世,你已報過他兩世了,足足抵回了,又何必再去報他第三世?你自己不知曉,你的資質不俗,若你願意可隨我去做修行,來日未必不能登仙證道,得個無盡逍遙!但,你年紀不輕了,不可再耽擱!再晚幾年,先天靈氣消磨殆盡,就再沒機會了。”

誰不慕修行?秦吹自也不例外,心裏免不了的一番掙紮,可到最後還是搖搖頭:“多謝仙長好意,只是這個恩……永遠也報不完啊。做個忠義之人,正是霍公子教會我的道理。若我不知他轉生何處也就罷了,我知曉,便不能不護在他身邊。”

相士又仔細看了看秦吹,片刻後一笑:“桌上信物,持之登門,於王府內謀個差事不難。”

秦吹轉回頭,只見屋內桌子上不知何時多出了一枚玉玦,質地平凡做工粗糙,不算什麽了不起的物件。再轉回頭,相士已然不知所蹤。

轉過天來,秦吹持玉去往王府,怕門房不識貨不敢直接投玉求路,於王府門外苦等了大半天,直到黃昏時分,終於見到有管事模樣的錦衣人出門來,急忙搶步上前,雙手托玉高舉,躬身攔住去路:“貴人請留步,敢問貴人可識得此玉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