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九十九章 王之王(第2/2頁)

蘇景心念一轉紅袍加身,變作一品大判,笑道:“要請判官幫忙?備好香火了沒有?一品官的價錢可不低啊。”

滑頭王用嬉皮笑臉的長相擺出一本正經的神情,自袖中摸出一張剛寫好不久的契書,鋪放蘇景面前:“請判官落印做鑒。”

契書以冥文寫成,彎彎曲曲的好像一團還在扭動的蚯蚓,除了最後滑頭、摘裘、錦綸、紅線、楚江吾王的畫押落款,正文上蘇景一個都不識得,道:“欺負判官老爺不識字麽!”話如此,可蘇景信得過滑頭王,取出自己的大印就要扣上去,不料腳下一聲冷冰冰的呼喊傳來:“且慢!”

小鬼差妖霧也跟著一起來了,滿臉不高興,催動浩大法術飛起三尺:“身為大判,袍為信、令為命,連看不懂的東西都敢胡亂落印,幽冥福祉、輪回安穩又豈能指望於你!”說著,伸出短短的胳膊把那張契書取道手中,又瞪了蘇景一眼:“幸虧我跟了你來,免了你這小子的胡鬧!”

跟著他開始仔細研讀契書,身為鬼差,為判官把關看契本是分內事情。

蘇景不以為意:“契上說得什麽?”

鬼王都把妖霧當成小九王的心腹親信,摘裘老鬼湊趣道:“如此,有勞差官大人,還請解譯此契於蘇大人。”

妖霧卻把怪眼一翻,瞪向摘裘:“有勞?有酬就有勞!你們幾個好歹也是一方王駕,怎地都這麽沒規矩?”

蘇景忽然失笑,問妖霧:“你半截跳出來攔我落印,就是為了賺錢吧?”

一語中的,妖霧面不改色,大義凜然死死攥著契據不撒手……攥得再死也沒用,蘇景拂手就拿回了契書,倒是摘裘等四王刻意迎奉,裝了香火的小小包袱奉送妖霧。

小鬼差的臉色登時緩和,立刻幹活,給蘇景解釋:“滑頭王做主、四位鬼王都同意,摘裘、錦綸、紅線、楚江四王不再追隨滑頭一脈,改奉小九王為尊,從此為你族兵家臣!”

這可讓蘇景十足意外,但不等他發問,滑頭王就說道:“我收服他們四人本是為了讓他們死不瞑目,不承想你一張靈符就退了狼群……”

說到這裏,稍頓,見蘇景沒有再解釋“符中究竟藏了什麽玄機”的意思,滑頭王徹底死心,繼續道:“既沒能死不瞑目,我留著他們也沒意思!福城能有現在的規模,全因你而來;你又接二連三相救此城,欠你的人情越來越多,本王煩得很。再說能收服他們四個也是你的功勞,總之這四家王臣我不要,歸你了!”

蘇景不推辭,痛快一點頭:“多謝滑頭王!”就此大印落下,鬼契改書四王易主,就此成了小九王麾下屬王。不過蘇景沒有帶走他們的意思,問四位大王:“狼群撤兵,你們的主城應該也……”

幾位老鬼能明白大王的意思,不用蘇景說完他們就苦笑搖頭,狼群的一貫作風,殺敵滅族、毀城焚郭,不用轉回頭去看他們就知道,自己的家園定是被夷為平地。

沒了守禦屏障,自己又元氣大傷,再回以前的地盤還有什麽意義,等著被宿敵攻殺剿滅麽?至少現在而言,他們的生存之道只剩八個字:兵合一處,聚而成勢。

“不回去就駐紮福城吧,我不在時,滑頭大王之言即為吾令,他說什麽便是什麽,你們四位莫悖逆。”

“鬼王之王”這個名頭蘇景很喜歡,但實際裏這些鬼王還是要圍護福城、助滑頭一脈重新崛起的。

滑頭小鬼未拒絕,說出自己的想法:“瓶中城有玄法行轉,人多則城擴,但法術不是仙道,有盡頭的。如今瓶中城已展闊到七八成的樣子,就算勉強容下了四王的軍馬,你在發來新的遊魂又該如何?開疆辟域是遲早的事情,我有這樣一個想法:眼下情形,拓新不如復舊:不津城。”

“一來,不津與福城只隔一千三百裏,不津有了模樣,便能與我福城呼應,成掎角之勢,於攻於守都大相便利;二來,就算為了九王妃的著想,小九王你也應該經營一座老巢,陰陽司做官威風八面,可那差事有錢、有名,卻沒有真正勢力;三來,你的陰陽司就在不津……這一重就不必多說了吧。另外,不津本就是一方福地,就這麽毀於大戰再無聲息,可惜了。”

滑頭王的道理明白,對自己、對蘇景都有好處,蘇景當然答應,由此定議,四王軍馬和城中鬼民會有一部分去往不津,重建古城再起要塞。這不是小事,不止得有人,還須得大筆銀錢,不過蘇景還算富裕,且鬼王都會把香火隨身攜帶,那四位王駕也都是財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