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八十八章 舉頭三尺有神明(第2/2頁)

這個聲音回道:“我雖為本地的城隍,但卻無權幹預縣令處政辦案,只能提點,若是縣令還要堅持收取賄賂的話,我也是無法阻止的,現在天色很晚了,我要走了,就不打攪縣令了。”

說完,屋內突然刮起了一陣冷風,吹滅了幾根蠟燭。

身為縣令的方圖看見窗戶的旁邊吹開了一角,一個黑影一閃而逝,徹底的消失不見了。

隨後屋內再也沒有剛才那個聲音響起了。

方圖此刻已經渾身驚出了一身冷汗,再次看著桌上那裝著三百兩銀子的木盒時心中只感到恐懼。

收取這三百兩銀子竟要減自己十年壽?

說不定還會削減官運,罷免官職。

想到這裏,他一個激靈,急忙對外呼喊起來:“來人,來人啊。”

不一會兒一個守夜的衙役來到了門外:“大人,有什麽吩咐麽?”

方圖取了這盒銀子,塞到了那衙役的手中:“把這東西給白天那個商賈送回去,告訴他明日的案件本官知道該怎麽處理了,讓他等待明日的宣判吧。”

“是,大人。”衙役應了聲便將這盒子送走了。

類似於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,接二連三的在揚州各縣城之中發生著。

人間的事,鬼神不能多管,但也不能不管,要讓人知道舉頭三尺有神明,知道敬畏,知道自己做錯事情的代價。

貪官為什麽屢禁不絕?

因為利益大於危害,所以才屢禁不絕。

若是貪官的每一筆賬都在記錄在城隍薄上,再由掌管生死簿的鬼神做出相應的懲戒,如此一來就能讓他們知曉,自己哪怕滿的再好的貪汙之事,也會被鬼神察覺,付出代價。

不過也有不信鬼神的官員。

但亦是無妨,他們要胡作非為也很快會得到相應的報應,信與不信都無關系。

只能說相信的人可以反省,避免錯誤。

而這只是李修遠人神共治的第一步。

揚州的治理步入正途之後,李修遠卻是要北上入京述職了。

不過在準備上京之前,在郭北城的瞎道人似乎聽到了這個消息,便再也坐不住了,他起身來到了金陵城,並且找到了李修遠。

這個一日清晨,李修遠在小梅的服侍下洗漱更衣,準備點起一些護衛人馬,明日北上。

然而在院子裏,瞎道人的聲音卻突然響起;“徒兒,聽聞你要去京城了?”

“嗯?”

李修遠巡聲看去,卻看見自家的院墻上裂開了一道縫隙,縫隙逐漸變大形成了一個通道,瞎道人身穿道袍,手持拂塵走了進來。

他走進院子之後身後的裂開的院墻又再次合攏了,墻壁上看不到任何裂縫的痕跡。

這是道家的法術,開山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