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八章 古今多少事,盡付笑談中(全書完)(第2/3頁)

百裏徹一見,心神差點沉浸入那副太極圖,強自攝住念頭,上前一步拜倒,行三拜九叩之大禮:

“弟子百裏徹拜見恩師。”

石軒輕輕頷首:“起來吧。你能夠成為一代聖皇,為師很是欣慰,今日就算正式入我門墻。”

“多謝師父恩典。”百裏徹起身,規規矩矩站在一旁。

見狀,石軒微笑道:“為師其實很隨和的,徹兒你不必如此拘謹,你綰兒師姐這一點就做得很好。”

“是,師父。”百裏徹畢恭畢敬地回答。

石軒笑著搖了搖頭,也不多言,直接讓百裏徹坐到石桌對面,然後吩咐青索倒茶:“你這些年,一共凝聚了多少大千世界的聖德?”

百裏徹明白師父這既是閑聊,又是考校自家的功課,不敢怠慢地回答:“弟子歷經幾次轉世,一共凝聚了六個大千世界的聖德,有三個大千世界是帶領剛剛誕生的人族,在天庭的自然神靈,山川河澤的大妖,平原大地的巫族環繞中,傳下了魚牧農耕、修行健體之法,然後披荊斬棘、迎難而上,花費不知多少年的工夫,才將強大敵人一一戰勝,開創諸部合一的王朝。”

“另外有兩個大千世界,由於到來的遲了,人族已經全滅,因此帶領節節敗退的巫族,挫敗了無數進攻和陰謀,將天庭推翻,將大妖除掉。”

“還有一個大千世界,人族氣勢已成,但由於某個意外,天地運行出現了混亂,必須有神靈主持才能平復,所以弟子自開王朝,行封神之戰,總算使得神靈齊全,天地運行恢復正常。”

石軒端起茶杯,抿著茶,悠然道:“你做了這麽多年聖皇,想必也經歷過不少王朝更叠之事?”

百裏徹聞言,苦笑起來,喝了口茶道:“師父法眼無差。本來有弟子這聖皇在,應該不至於出現王朝更叠之事,但隨著流逝,整個王朝內部漸漸變得腐朽不堪,又由於弟子的存在,威懾了所有想反抗之人,故而百姓、普通修士過得苦不堪言,直到一點星火點燃一切。”

“整個過程裏,弟子一直辣手整治,可往往一次過後,僅是兩三千年的安寧,除非弟子全身心投入到維持中,才會有無數年不易之盛世王朝,但這樣一來,又會耽誤到自家修行,真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,所以弟子最後深思熟慮,宣布不再管這些事情,任由其發展。”

“自此,弟子方明白何為無為之治,何為流水不腐。”

“萬事萬物,有開始,就有終結,而將這兩者聯系到一起的,則是事物本身的蓬勃、繁盛、衰敗之過程,不證大道,就無法擺脫這‘生死’無常之意。”石軒將王朝更叠與修行勾連起來,用百裏徹最為熟悉的事物講著最普通但卻最玄奧的道理,“而要證道大道,就得明了這‘生死’無常、開始終結的過程。”

百裏徹靜靜思索著師父的話語時,石軒繼續笑著問道:“這些年,王朝更叠中,應該也出現過不少趣事。”

隨著對話、閑談漸多,百裏徹已經放下了心中拘謹,一邊品茶,一邊淡笑著向師父講述種種有趣之事:

“有一次王朝末年,蠻族入侵,京師被克,有一位西疆的少年將軍,提兵十萬,反攻回來,大小百余戰,未嘗一敗,最後更是十蕩十決,登上寶座。”

“有一位大家閨秀,喜歡上了一位書生,所以與其私奔,但後來書生得了榮華富貴,卻將她拋棄,一生感情、心血是付諸流水,於是她呆坐三日後,一把火將院子、財物燒得幹幹凈凈,接著憑借家傳的一門低階功法,苦修十余載,將書生連同他的一家殺得雞犬不留。”

“有一個叫做月牙河的地方,乃煙花繁盛之地,從其初建開始,每隔幾百年就會被亂兵、鬥法等損毀一次,可要不了多久,又會重新繁華,到目前為止其已經七榮七毀了,中間不知經歷了多少代人。”

……

白雲皚皚,清風送爽,言笑晏晏中,百裏徹將自身經歷過或者旁觀過的趣事娓娓道來,真有一種雲淡風輕的感覺。

末了,百裏徹問起剛才師父所講的那番道理:“師父,有生便有死,有開始便有終結的無常之意,弟子已經明白,但這如何與得證大道聯系起來?”

石軒點頭笑道:“具體得證大道,為師不能給你講,否則是害了你,今日給你講講得證大道之後的事情。”

百裏徹的臉色凝重起來,專心致志諦聽。

“所謂合道,即萬物歸道的過程,凝結道種則是大道已成,道生一。”石軒言簡意賅地開始講了起來。

“而合相反道種,則是一生二。”

“若兩條大道,一為開始,一為終結,那對應生死無常的過程,是少了本身的蓬勃、繁盛、衰敗的過程,少了從開始轉變為終結的過程,或者,可以逆向而來,少了終結轉變為開始的過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