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一章 楚州(第2/2頁)

石軒進得楚州城裏,見街道寬闊,道路平整,兩邊酒肆、客棧,各種店鋪,且在路邊種植著不少梧桐樹,形成林蔭避暑之處。雖然天氣炎熱,路上行人不多,但這番氣象,在石軒看來,自己走過的各城,只有揚州府要比它好上一籌,其余都差很多。當然,前世的各大城市不在比較之列。

從破廟離開之後,石軒走走停停,後來又坐船逆流而上,花了近兩個月的時間到達楚州邊緣,雖然時間花費比較多,但勝在舒心。

在漢水城下船之後,石軒又用了十來天的時間才走到楚州城,主要是去兩城中間的某個有名道觀探訪,可惜都是欺世盜名之輩,只能耍點小戲法。

現在到達楚州城,石軒打算休整幾日,將身心調整到最佳之後才出發去城西北五十裏處的通玄山。

走走看看,石軒挑中了一家“雲來客棧”,因為環境清幽,又有單個的院子可以租住,實在是石軒這種修行中人的極佳選擇。

“客官,請跟我來,前面就是天字一號房。”客棧的小二在前面引路,矮瘦但機靈的樣子。

石軒點了點頭,心裏有些發笑,想不到我也有住天字一號房的機會。進了客棧後院,七拐八拐地就來到了一處僻靜的小院子,上面的牌匾寫著“荷香苑”。小二指著這院子道:“客官,這就是我們的天字一號房了,周圍沒有其他院子,相當安靜,而且院子中有一池塘,種滿了荷花,每到夏日就有清香陣陣。”

說話間,石軒和小二已經進了院子,果然在院子左側有一處中等池塘,荷花朵朵開滿了水面,在這天熱日灼,人乏蟬鳴,周圍其他植物都是懶洋洋無精打采的情況,聞到這一陣清香撲鼻,那是分外的心曠神怡。

石軒打發走了店小二之後,就回到院子之中,在大樹之下,聞著荷花清香,閉目養神。

此後幾日,白天,石軒穿梭在楚州城中,一方面為幾日之後的通玄山之行收集消息,另一方面則是為了品嘗楚州城的各種美食,如大江魚、清蒸蟹等。晚上,石軒則是先練拳,後觀想壯魂,調息行氣,一點也不落下修行功課。

這日傍晚,石軒一邊回味著大江魚的蔥香味鮮、滋味無窮,一邊慢慢踱步走回客棧。剛邁過門檻進到大堂,就聽到身後傳來急促的腳步聲,很快就有一個瘦弱書生繞過石軒往櫃台走去,店小二見狀,忙上前問候道:“客官是用餐還是住店?”

這瘦弱書生忙停步回答道:“這位仁兄好,在下住店,住通鋪。”書生雖然瘦弱,但身量不矮,大概七尺,只比石軒差一點,臉色雖然蒼白,但長相還是頗俊美,只是兩眼有點呆滯無神。

店小二一聽是住通鋪的,臉上頓時浮現一些鄙視,但畢竟大堂上人來人往,也不可能給書生臉色看,於是還是和氣地說:“那請問客官高姓大名,還有路引何在?”

書生沒看出來店小二的鄙視,很高興地回答:“在下姓丁,名明德,表字……表字……在下尚未進學,也未曾滿二十,還……還未有。”說到後來有些羞愧的樣子,同時從懷中取出路引遞給了店小二。

店小二接過路引:“那客官稍等片刻,我將路引給掌櫃地看看,就過來引您去通鋪那裏。”

丁明德很感激地點頭應是,然後就站在邊上安靜等著,因為掌櫃的要根據路引在賬冊上填寫姓名、籍貫等供以後查賬或者官府查人,花費時間比較長,而丁明德像是很熟悉這個過程了,所以等待的同時,從懷中拿出一個油紙包,拆開來裏面露出一個冷饅頭。

丁明德面有饑色地看著饅頭,為難地自言自語:“只有這最後一個了,明天還得去通玄山,今晚是吃,還是不吃?”

石軒本來快穿過大堂走進後院了,忽然聽到書生提到通玄山,就回走幾步,讓過一位戴鬥笠的男子,站在這書生不遠處,打算聽聽這書生和通玄山有什麽關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