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96章 無需回頭(第2/2頁)

小道士從小聰慧過人,看了半天,搖頭道:“根本沒有路,是師父眼花了。”

一聲長笑,老邁的道人大步行去,荒草被踩倒,出現了一條用腳踩出來的小路,年幼的小道士只好跟了上去。

走過草叢,老道士停了下來,背對著小道士問道:“看到路了麽?”

“看到了,師父踩出來的路,等我再大些也能踩出這樣的路來。”

“不回頭,你永遠看不到自己走出的路有多長,回頭看,又會被走出的路所吸引想要沿路返回。”

老道士彎下腰,拍了拍小道士的腦袋,笑吟吟地說道:“知道路在腳下就行了,無需回頭,往前走,你的路自然會跟隨在你身後,不差半步……”

無需回頭,路在腳下……

心緒的雜亂,在想起老道士的教誨之際變得平靜了下來。

安靜的大屋中,磐石般的身影仍舊紋絲不動,只是嘴角微微揚起了灑然的笑意。

雙眼所見,永遠是別人踩出來的路,自己的路,只在自己身後,走多遠,路就有多遠,走到天穹的盡頭,那條路就會跟到天邊海角。

善惡又如何呢……

無愧於心,就不必分什麽善惡!

心緒中仿佛響起了一聲咆哮,那一個個死結應聲斷裂,化作了飛灰,冥冥之中,一條長路出現,路的盡頭,通往著心扉之外。

明悟之際,徐言感受到了一股奇異的感覺,仿佛自己成為了心神中真正的主宰,可以呼風喚雨,可以移山倒海。

可惜,心神中沒有風雨可喚,更沒有山海可移。

緩步行去,徐言借著這股明悟之力,再度追溯著記憶的長河,他想要知道自己究竟來自何處,自己的生身父母又是何人。

眼前流轉過四歲那年,在道觀門口與小夥伴們玩鬧的景象。

兩歲那年蹲在道觀菜園裏開心的追逐著螞蟻。

一歲的時候跌跌撞撞的蹣跚學步。

直到生命的最初,一股刺骨的冰寒突然炸起在徐言的心神之內!

絕非母親溫暖的懷抱,而是能凍裂金鐵的冰河之水。

即將沖破心緒的囚牢之際,徐言再一次陷入了恐怖的絕險,他以心神所化的身影踉蹌著搖搖欲墜,仿佛成為一個嬰孩在隨波逐流,漂浮在無邊的冰海之上,渾身都被一股可怕的寒冷所包裹。

埋葬在心底深處的記憶,勾動起一幕駭人的回憶,除非心如磐石,否則沒人會抵擋得了這份深藏於心扉盡頭的恐懼。

那是人之初,所攜帶而來的恐懼,與黑暗、孤獨、仿徨、無助有關,存在於每一個生命的記憶深處,然而徐言的這份恐懼,卻比旁人恐怖了千萬倍,只要回憶起來,就能讓他永遠沉淪到這條恐怖的回憶之河!

直至被回憶中的恐懼磨滅掉所有的心神之力……

嘩!

有水聲在耳邊傳來,心神巨震之際,徐言感受到了冰冷的褪去。

一只大手,將嬰孩從河底撈了起來,於是,他看到了一張年邁而和藹的老者面孔。

咿呀!咿呀!

年幼的嬰孩不哭不笑,只會牙牙學語,不知在說著什麽。

抱著嬰孩的老道士卻在溫和的笑著,聽著,好像聽得懂那嬰孩的咿呀之聲,許久之後才和藹地笑道:“有一天,鐵樹開花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