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06章 我為人王

王者,必須先征服,王者,必須擁有最強的實力,最大的地盤,這才是真正的王!

王者,必須習慣以自己定規則,打破心中的王結,這才是王。

但不同的王,永遠有不同的命運和對王的理解。

天下大勢,分久必合合久必分。

哪怕是鼎盛一時的大唐,也照樣有風雨搖擺的時候,天下的帝位只有一個,人人都想登頂那九五至尊。

大唐,憲宗統治期間,節度使爆發叛亂,失敗,憲宗把節度使的侍妾充入後宮,鄭氏就是其中之一。

她入宮後給貴妃做侍女,一次意外,竟然被憲宗臨幸,沒想到鄭氏不僅懷孕還給憲宗生了一個兒子!憲宗得到這個兒子後,很是高興,取名李忱,封為光王。

後宮一直都是一個是非之地,明爭暗鬥不斷,陰謀詭計層出,鄭氏在宮裏沒有靠山,光王母子一直生活得戰戰兢兢,即便如此,光王還是在一次宮變中受到驚嚇,生了一場重病,從此變成了一個傻子!

傻子光王,變成了眾人取笑的對象。

然而,繼承了帝位的武宗並不這麽認為。武宗認為光王在裝瘋賣傻,以此來讓眾人放松警惕,於是他多次對光王動了殺機,比如讓他從馬上摔下來,把他埋在雪堆裏,甚至把他綁起來扔進茅廁。

結果,傻子光王命大,依舊忍住沒死!

武宗還沒殺死光王,自己重病,一命嗚呼,他咽氣的時候本來要想讓自己的兒子繼承皇位的,可是宦官們卻不同意,一致認為傻子李忱才是最佳的人選,這樣,才好控制不是?

於是乎,傻了三十六年的光王,稀裏糊塗成了大唐之帝王,宦官們本以為這個傻子做上皇帝後,可以借皇帝之名,作威作福。

可萬萬沒想到,光王當皇帝後,立馬就變得精明能幹,第一件事就是皇權收回自己的手中,殺掉作威作福的太監,開始勵精圖治,從善如流。

國事重整,大唐,再度中興!而光王,成為中興之主。

但光王登位九五,鏟除國賊,中興大唐之後,坐在椅子上,他就常常在想,苦心人,天不負,臥薪嘗膽,三千越甲可吞吳!

要當王者,那就必須有智慧,必須有王的大勢,但大勢不在手中的時候,那就需要韜光養晦,潛龍在淵,一旦風雲際會,大勢在手,則當趁勢而起,我王天下。

王朝更替,始終是個永恒不變的主旋律,鼎盛一時的大唐,版圖最大的大元,征服最快的亞歷,都成為了歷史,一個龐大的王朝,始終都未能存在多久。

大地之上,天空之下,王者,始終在不停地更替。

江山代有人才出,各領風騷數百年。

各種各樣的王者,交替上場,有勤奮的,有荒誕的,有武勇的,也有文弱的,有強權的,但也有王權旁落的。

形形色色,許許多多的王者,都在自己的生命即將終結的時候,在思考這麽一個問題,王?是什麽?王道,應該是什麽樣的道?

宋,算是相對一個比較中庸的王朝,版圖不是很大,國力不是很鼎盛。

趙禎乃是第四任皇帝,上任的時候,國泰民安,比上不足比下有余,他性格寬厚仁和,知人善任,許多仁義之事,都成為一時美談。

有一次,時值初秋,官員獻上蛤蜊。仁宗問從哪裏弄來的,臣下答說從遠道運來。又問要多少靈石?答說共二十八枚,趙禎大驚說道:“我常常告誡你們要節省,現在吃幾枚蛤蜊就得花費二十八枚靈石,我吃不下!”

於是乎,他沒有吃。

又有一天,他處理事務到深夜,又累又餓,很想吃碗羊肉熱湯,但他忍著饑餓沒有說出來,第二天,皇後知道了,就勸他:“陛下日夜操勞,千萬要保重身體,想吃羊肉湯,隨時吩咐禦廚就好了,怎能忍饑使陛下龍體受虧呢?”

他對皇後說:“宮中一時隨便索取,會讓外邊看成慣例,我昨夜如果吃了羊肉湯,禦廚就會夜夜宰殺,一年下來要數百只,形成定例,日後宰殺之數不堪計算,為我一碗飲食,創此惡例,且又傷生害物,於心不忍,因此我寧願忍一時之餓。”

好人啊!

有一次,他在散步,時不時地就回頭看,隨從們都不知道皇帝是為了什麽。回宮後,他著急地對嬪妃說到:“朕渴壞了,快倒水來。”嬪妃覺得奇怪,問他“為什麽在外面的時候不讓隨從伺候飲水,而要忍著口渴呢。”

他說“朕屢屢回頭,但沒有看見他們準備水壺,如果我要是問的話,肯定有人要被處罰了,所以就忍著口渴回來再喝水了。”

不少宮女太監聽到後,感動不已!

有個大臣,一臉黑炭,額頭有個月牙,講話那叫一個唾沫飛濺,直接能噴人一臉。

他覺得這大臣辦事公正,幫理不幫親,於是就任命這大臣監察禦史和諫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