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三章 你從來就沒有過女兒、蘇護死、姜子牙下山(第2/2頁)

姜子牙見有如此多的人前來求道,心道如此下去不知要何年何月才能出頭被那原始天尊相中,故一直愁眉不展。

那申公豹乃是機靈之人,見此情景對姜子牙道:“如今大開山門之時尚未到來,我等不如先行一步,也好搶個先機。”

於是,兩人選一月夜悄悄的向昆侖山中進發。

玉虛宮內,元始天尊算知六千年已過,眾聖議定的封神之事就要來臨,而替天封神之人也將出世。

那封神之人被那先天靈寶封神榜與打神鞭吸引,自當前來昆侖山拜師學藝,但自己卻是也要動作一番,於是便有了通告洪荒,大開山門之事。

這一晚,元始天尊正在打坐靜修,身旁的先天靈寶封神榜與打神鞭突然閃過一道金光,元始心神一動,立刻明白過來,將身邊白鶴童子喚來面語一番。

白鶴童子下得山來,卻見月夜中有兩人在山中行走,心道:“老爺令我來迎接那替天封神之人,可如今卻來了兩個,該如何是好?”

白鶴童子糾結一會兒後,便決定將兩人都接上山去,由老爺親自辨別,於是便現出身來,要接兩人上山。

姜子牙與申公豹兩人此次前來,本是抱著僥幸心理,沒想到還真驚動了聖人,當下激動不已,隨白鶴童子上得山來。

元始見白鶴童子竟然帶來了兩個,略感詫異,掐指算來,如今天機混亂,他也無法算得真切,但也大致知道二人都是封神大劫中不可或缺的人物。

但明顯姜子牙才是替天封神之人,因為封神榜與打神鞭分明便要對他更為親近。

於是對跪拜在地的姜子牙與申公豹兩人道:“你二人也算與我玉虛宮闡教有緣,就同進我門下吧,姜尚年長,便為師兄。”

兩人受寵若驚,趕忙三跪九叩,行那拜師大禮。

元始將兩人收為徒弟後,卻並不親自教導,只是讓弟子南極仙翁代師傳藝。

南極仙翁得老師之命,不敢懈怠,盡力教導兩人,奇怪地是,那姜子牙對玉清仙法領悟力奇低,反倒是對一些兵書戰策,權謀機變頗有見解。

而申公豹則是恰恰相反,短短時間內便修成了真仙,南極仙翁將此事報與元始,元始如何不明白是何緣故?卻是替天封神之人並無仙緣,只能享凡間富貴。

便告訴南極仙翁,任由姜子牙自行選擇,停止繼續教導申公豹玉清仙法,命其上洪荒四處遊歷,交朋結友。

轉眼間,自姜子牙上玉虛宮已是四十年過去,而姜子牙也從三十出頭的壯年漢子,變成了須發皆白的老者。

這一日,元始天尊突然召見姜子牙,對其問道:“姜尚,你入玉虛宮有幾載了?”

見老師垂問,姜子牙趕緊答道:“弟子三十二歲上山,如今已七十有二,卻是上山四十載矣!”

元始天尊面無表情的道:“你如今到何種修為境界了?”

一提到這個,姜子牙就滿臉羞慚,低頭答道:“弟子天性愚鈍,雖得老師靈藥伐毛洗髓,又得師兄們盡心指點,卻始終沒能參悟化神之境,眼下還是元嬰修為。”

元始天尊早已知道此事,因此神色自若,並沒有怪責:“這也怨不得你,你生來命薄,無仙道之緣,只可受人間之福,你且下山,輔佐明主,身為將相,也不枉你上山修行四十年之功。”

姜子牙聞言大驚:“老師,弟子乃真心修持,苦熬歲月,今亦有年,雖然修行薄弱,向道之心卻甚為堅決,請老師大發慈悲,弟子情願在山苦行,也不敢貪戀紅塵富貴,望老師收回成命。”

元始天尊搖頭道:“你天命如此,豈得違拗?此處已非你久居之地,早早收拾下山,休要多言,此為先天靈寶封神榜與打神鞭,當助你事成。”

姜子牙還待哀告,一旁南極仙翁上前勸道:“子牙,天數已定,自難逃躲,你雖是下山,待功成之時,自有上山之日。”

姜子牙無奈,只得接過封神榜與打神鞭,叩頭謝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