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四十一章 玄龍歸、許褚喪、引五胡而亂中原的曹操(第2/2頁)

許褚進了谷口,只見前面山坡上,姜維手執紅旗,許褚便縱馬來捉姜維。

姜維不慌不忙,把令旗一揮,伏兵四起,諸葛連弩亂箭齊發,任你許褚有通天的本事,也難逃此萬箭攢身之厄。

須臾之間,把個三國中武力排得上號的曹軍大將許褚,連人帶馬射成了豪豬。

姜維李嚴見許褚中計,頓時大喜過望,揮軍殺出,迎著曹真一頓亂殺,曹真哪裏是二人對手,回馬敗走。

那邊魏延見許褚追趕李嚴,急引兵來攻澠池,城上矢石如雨,軍士退後不叠,魏延拔出配劍,連殺數人,隨即自己冒險,踏著雲梯一躍上城。

曹軍一個不留神,便被魏延殺了十余人,漢軍見主將先登,士氣大振,蟻附而上,城頭上頃刻間布滿了漢兵。

曹真退到城邊,見城上豎著漢軍旗幟,急引敗兵,望新安而走,姜維李嚴合攻澠池,須臾之間,四門俱破,孫泰脫下衣甲,雜在亂軍中逃命去了。

三將進了澠池,得了軍資什物不計其數,一面遣人飛報諸葛亮,一面擺酒賀功,請姜維上坐。

姜維擺手笑道:“主帥太謙,些許小計,只能賺許褚這等鹵莽之夫,若非主帥自冒矢石,澠池恐尚不能得也。”

魏延哈哈一笑,道:“許褚不死,誰上得澠池城?今日自是伯約首功。”

大家謙遜一回,按班就坐,席間,魏延向姜維問計道:“我軍奪取澠池,已斷曹兵腰膂,函谷之兵,已無歸路,必定死戰求歸,洛陽之兵,亦必急函谷,是以我前後受敵矣!伯約有何良策?”

姜維心下暗自思忖半晌,這才開口道:“可將許褚屍首,令降兵運回洛陽,一來顯我大度,二來令彼寒心,洛陽雖有兵來,亦不敢向我致死。”

“函谷歸兵,不來則已,來則讓其半過而擊之,蔑不勝矣!”魏延李嚴同聲稱善,便依計進行。

那些降兵,扛著許褚屍首到了新安,曹真接著,抱屍痛哭,拔下箭鏃,沐浴裝殮,再送洛陽。

……

許都上空。

二十八宿已歸之人悉數到場,為何齊聚於此?無他,亢金龍轉世之曹操歸天在即。

許都城外火光熊熊,上燭霄漢,城內被映照得通紅,那是馬超馬岱兄弟乘風縱火,燒毀了曹營柵欄。

沒錯,漢軍此時已經逼近許都附近,大魏節節敗退,好在進逼許都的只是馬超的一支偏師,尚還有救。

而曹操卻早已是久病之體,能救他之神醫華佗早已仙去,故而許都有救,他曹操卻是無救矣!

但因軍情緊急,朝內無人,曹操勉強扶病登朝,計劃軍事,勞心過度,得了失紅之症,加以舊日頭風老病復發,已是痛苦萬分。

那一位世子曹丕,自從逼死了甄妃,後宮內寵幸那郭美人,又得了針神薛夜來,真是朝朝寒食,夜夜元宵,實在沒工夫代理朝政,況且就他那一塊料,便想幫忙簡直也是不行。

曹操真個是萬方有罪在余一人,起首聽得東吳出兵,頗為歡喜,到後來就連東吳也是屢戰屢敗。

趙雲自來臨穎,馬超大掠許都之外,關羽張飛,合攻葉縣,張遼勢甚危急,曹操眼見得全無指望,只得支撐著調兵遣將,防守許都。

猛見火光燭天,心內一急,頭昏眼花,登時跌倒,左右急忙扶住,攙入宮室,接連大吐不止,發暈數次。

恰好曹彰趕到,進宮來見,曹操見曹彰來,精神稍振,略問偃師情形,曹彰言防務尚屬安穩。

曹操喚世子曹丕近前,喘息言道:“朕命在旦夕,若死之後,秘莫發喪,可將靈柩由地道裝出許都,朕前於漳河南畔,自作西陵,設立七十二個疑冢,汝兄弟可葬我於北岸,庶免被他人發掘也。”

曹丕曹彰頓首受命,曹操凝神片刻,續續言道:“殮葬事畢,即密告文遠仲達,任城留守許都,汝可假吾命率宮眷直赴幽州募兵。”

“待至幽州,即行建都,然後發喪,若葉縣不守,可令文遠還守許都,許都不能守,令文遠仲達盡棄河南之地,專守幽州,結遼東以存國脈,而召匈奴、鮮卑、羯、羌、氐五胡以亂中原。”

“將山東送與孫權,令彼代我受兵,亦救危之策也。”二子涕泣受命。

曹操令曹彰率兵去退馬超,曹彰領命出宮,回到大營,同著李典,前來迎敵馬超。

誰知馬超因系偏師深入,知許都一時不可猝拔,又見曹彰領軍還來,自與馬岱引兵退去。

曹彰見馬超軍隊已退,令李典引兵屯紮許都南郊,自己回宮來見父王,報告馬超退出之事,曹操已病亟,目視曹彰,含笑而逝,享年六十六歲。

曹操已逝,亢金龍元神自歸天際,他轉世歷劫次數不少,是以並無至尊寶等人大受影響之狀,只與眾仙友寒暄見禮之後,便歸天而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