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八章 一門九金仙、玉帝要崛起、天道指示、西遊之始(第2/2頁)

“驚傷水族,唬走龜鼉,南海龍戰戰兢兢,西海龍淒淒慘慘,北海龍縮首歸降,臣敖廣舒身下拜,獻神珍之鐵棒,鳳翅之金冠,與那鎖子甲、步雲履,以禮送出。”

“他仍弄武藝,顯神通,但雲‘聒噪,聒噪’果然無敵,甚為難制,臣今啟奏,伏望聖裁,懇乞天兵,收此妖孽,庶使海嶽清寧,下元安泰,奉奏。”

這份奏章的大致意思就是說,東海花果山水簾洞有個叫孫悟空的妖仙,仗著神通欺負他四海龍王,強要兵器,勒索披掛。

他敖廣老老實實的奉上了寶物,對方還嫌他啰嗦,但打又打不過,實在沒辦法,自己這番賠了寶物還不落好,請玉帝老大派人削他,為小弟出氣。

玉帝看完奏章之後揮揮手,道:“著龍神回海,朕即遣將擒拿。”

誰知這時又有天師葛洪奉上了一本奏章,卻是冥府閻君秦廣王的上表,依然是說這個孫悟空,他大鬧地府,強行勾銷了猴屬名號,致使猴屬之類無拘,獼猴之畜多壽,寂滅輪回,各無生死,擾亂六道輪回。

最後依然是請玉帝派兵捉拿,玉帝一見這一個小小妖猴居然這麽囂張,鬧完龍宮鬧地府,這是一點都沒將我天庭放在眼裏啊!

當下對滿朝文武問道:“這妖猴是何來歷?何時出生?為何如此神通廣大?”

早上回來上朝的千裏眼順風耳出班答道:“啟奏陛下,這妖猴乃是三百多年前,花果山上一天產石猴,當時那猴子並未表現出有何特異之處,是以微臣等並未重視。”

“這幾十年間卻不知從哪學了一身神通本領,這才做出大鬧龍宮,擾亂地府之事。”

“原來如此。”玉帝點了點頭,突然心中一動,道:“兩位愛卿,你們覺得這孫悟空會不會也是那逍遙谷一脈?”

千裏眼順風耳對視一眼,齊齊搖了搖頭,道:“回陛下,微臣看著不像,其行事作風與逍遙谷門下大相庭徑,且這些年來只是在花果山享樂,也並未見他有降妖除魔之舉。”

“況且逍遙谷門下個個身懷神兵法寶,他們的神兵法寶皆是自成一脈,可見逍遙劍仙對門下弟子十分大方舍得,那猴子連兵器披掛都是從四海龍王手中搶來,當不會是逍遙谷弟子。”

“嗯,有道理。”玉帝點頭表示認同,便在此時,他臉色一變,卻是在此時此刻,一個毫無情緒波動,卻無比威嚴的聲音在他腦海中響起,那是來自……天道的訓示。

“佛門將大興,佛法即東傳,孫悟空者……”

那道代表著天道的聲音,將孫悟空的來歷與天命細細闡明,連需要玉帝做些什麽都說得清清楚楚。

開頭的十個字讓玉帝臉色變得十分難看,佛門大興,佛法東傳,那豈不是代表,屬於天庭的香火願力要被佛門分去大半,天道為何要發下這樣的訓示?

可是當聽到最後一句“西遊圓滿,天降功德,玉帝當證道尊”這句後,玉帝的臉色總算陰轉晴,當下立刻明晰了該如何做。

天道不可逆,自己別無選擇,況且哪怕女兒再爭氣,手下再強盛,終究比不上自己強大起來。

只要自己配合佛門完成西遊,使佛法東傳,便會天降大功德,助自己一舉推開玄之又玄的眾妙之門,進入道尊玄仙之境。

到那時,天庭將由自己一言而決,任何人都不敢再違逆自己,如此,自己才算是真正掌管三界,掌握天地眾生生殺大權的天帝。

想到此,玉帝左右看了看,開口淡淡問道:“哪路神將願下界去收伏那妖猴?”

玉帝話音剛落,一名白袍白須白發,手搭拂塵的老者出班稟道:“陛下,臣有啟奏。”

“哦?太白金星,你有何話要說?”玉帝看向太白金星,不解的問道。

太白金星恭敬道:“回陛下,臣以為上聖三界中,凡有九竅者,皆可修仙,奈何此猴乃天地育成之體,日月孕就之身,他也頂天立地,服露餐霞,今既修成仙道,有降龍伏虎之能,與人何異?”

“臣啟陛下,可念生化之慈恩,降一道招安聖旨,把他宣來上界,授他一個大小官職,與他籍名在箓,拘束此間,若受天命,後再升賞,若違天命,就此擒拿,一則不動眾勞師,二則收仙有道也。”

太白金星此話一出,眾仙神紛紛暗暗點頭,確實是這麽個理,這太白金星不愧天庭老好人的稱號,此議不僅可以避免天兵神將受損,也可以讓天庭再多一員戰將,卻是最合適的處理辦法。

只要那妖猴上天做了官,與四海龍王,地府閻君便是同僚,四海龍王與閻君也不好再揪著那點破事不放。

“愛卿所言甚是,文曲星君,你便擬一道聖旨予太白金星,好讓他去將那妖猴招安。”

“臣遵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