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一十章 段譽的點化、得道高僧鳩摩智(第2/2頁)

點住鳩摩智幾處大穴後,段譽這才施施然走到他背後,單掌貼到他膻中穴,北冥神功一運,鳩摩智的真氣便源源不斷向段譽傾瀉而去。

鳩摩智感受著自己數十年苦修而來的真氣正迅速消失,頓時面若死灰,心灰意冷。

片刻之後,段譽手掌離開鳩摩智的身體,解開他諸身穴道,淡淡道:“大輪明王,如來教導佛子,要去貪、去愛、去取、去纏,方有解脫之望,你卻無一能去,名韁利鎖,將你緊緊系住,我今日廢你武功,點化於你,但願你能改邪歸正,得以清凈解脫。”

段譽幾句話,說得在場的眾大德高僧不自禁的連連點頭,當下眾僧齊齊合什道:“阿彌陀佛,善哉善哉。”

鳩摩智聽了段譽的話,渾身巨震,本已毫無生氣的雙眼重新有了一絲神采,只見他掙紮著盤坐在地上,雙目緊閉,由於廢了一只手,只單掌豎於身前,鳩摩智此時回顧數十年來的所作所為,額頭汗水涔涔而下,又是慚愧,又是傷心。

良久,鳩摩智重新睜開雙眼,喟然長嘆道:“阿彌陀佛,罪過罪過,老衲雖在佛門,爭強好勝之心卻比常人猶盛,只因練了武功,好勝之心日盛,向佛之心日淡,至有今日之事。”

“今日之果,實則早已種下了因,唉……貪嗔癡三毒,老衲無一得免,卻又自居為高僧,貢高自慢,無慚無愧,如此下去,命終之後必身入無間地獄,萬劫不得超生。”

說到這,鳩摩智對著段譽彎腰鞠躬,誠聲道:“段公子是有大智大慧之人,幸得公子點化,老衲方才沒有繼續錯下去,老衲過去諸多得罪,謹此謝過。”

此時的鳩摩智在肖鵬眼中,突然渾身發出陣陣金光,此刻的他看上去,方才有了真正寶相莊嚴的氣象,肖鵬心知,鳩摩智真的得道了,那股金光便是佛門得道高僧所特有的氣象,肖鵬能看到,同修佛法的眾僧能感受到,旁人卻是感覺不到,更加看不到的。

像喬峰與趙煦,此時就還在心中琢磨,鳩摩智說這話究竟是出自真心,還是花言巧語。

段譽精研佛法,同樣能隱隱感受到鳩摩智身上那股大徹大悟的氣息,聞言開懷一笑,道:“恭喜明王大徹大悟,成為真正的得道高僧,至於過去的事,便不用再提了,更何況,若不是大師將在下攜來中原,在下如何能與大哥二哥相遇?在下對大師實是感激不盡。”

鳩摩智平和的一笑,道:“那是公子自己所積的福報,老衲的惡行,倒成了助緣,公子宅心仁厚,定然後福無窮。”

段譽微微一笑,不再接茬,轉而問道:“大師接下來有什麽打算?是要回吐蕃國去麽?”

鳩摩智搖搖頭,道:“我是要回到所來之處,卻不一定是吐蕃國,老衲今後行止無定,隨遇而安,心安樂處,便是身安樂處。”

鳩摩智這一大徹大悟,終於真正成了大德高僧,此後廣譯天竺佛家經論而為藏文,弘揚佛法,度人無數,其後天竺佛教衰微,經律論三藏俱散失湮滅,在西藏卻仍保全甚多,其間鳩摩智實有大功。

只不過此時這位名傳後世的大德高僧,乃是靠著肖大神仙以道家妙法治好了身上傷勢,這才得以自行離開,往西而去。

肖鵬仰天長嘆了一聲,這就是鳩摩智的宿命啊!他終究是要在段譽手中大徹大悟的,原劇中鳩摩智是在西夏的那座枯井之中,經歷了齊練少林七十二絕技,逆練易筋經走火入魔之苦後,被段譽吸幹功力,救了一命,在生死之間走了個來回,這才大徹大悟。

而這次在少林寺,他卻是直接被段譽給點化了,可以說,段譽這小子,就是鳩摩智的絕對克星與救星。

事情完結,他寺來的客僧們紛紛告辭,肖鵬等人則是被熱情的少林僧眾留了下來,一起吃了頓齋飯,下山之後由於人數眾多,喬三槐的院子根本住不下,是以在天黑之前,一行人下了少室山,直接去了登封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