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章 大帝(第3/3頁)

帝就派遣中郎將蔡愔等十八人去西域,訪求佛道。蔡愔等於西域遇竺法蘭,攝摩騰兩人,並得佛像經卷,用白馬馱著共還洛陽。帝特為建立精舍給他們居住,稱做白馬寺。於是摩騰與竺法蘭在寺裏譯出《四十二章經》。

陰司的建立是在漢朝,佛門傳入中國也是在漢朝,其中又有什麽聯系呢?

白素貞一千七百年的修行,知道許多舊事,算得上仙界的百事通,但對此事,也不甚了解,搖搖頭道:“這其中的變故,我也不太了解。只是佛門在中土能有如今的興盛,正是在得到陰司之後,才發展起來的。”

許仙不明白道:“陰司之中,除了地藏王菩薩,也沒什麽稱得上的神仙,十殿閻王也沒有一個佛門弟子。而且陰司名義上,受天庭管理,佛門對於陰司顯得並不如何重視啊!”

白素貞笑道:“漢文,這卻是你說錯了。在十殿閻王之前,可是有十三冥王呢!而且都是佛門中人。”

許仙納悶道:“十三冥王?”

白素貞道:“秦廣王是不動明王,初江王是釋迦佛,宋帝王是文殊菩薩,五官王是普賢菩薩,閻魔王是地藏菩薩,變成王是彌勒彌撒,泰山王是藥師佛,平等王是觀音菩薩,都市王是勢至菩薩,轉輪王是阿彌陀佛,蓮華王是阿門眾佛,祗園王是大日佛。法界王是虛無藏菩薩。而後才慢慢轉為十殿閻王,都由中土人士擔任。只留下地藏王菩薩坐鎮地府。”

白素貞信口拈來,卻讓小青和許仙聽的木凳口呆,這真是佛門的黃金陣容,四大菩薩一個沒跑,釋迦佛,彌勒佛,阿彌陀佛紛紛上陣。更現出了對於地府的重視。

許仙發現自己還是小瞧了地府的價值,特別對於佛門來說。他們所承諾的“因果報應,六道輪回”,乃至“不修今生修來世”的基本理念,都得依靠冥府來實現,否則他們的承諾,他們的理念都只是欺人的謊話而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