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○四回 合力助癡龍 地穴神碑騰寶焰 潛蹤聞密語 波心赤煞耀屍光(第5/7頁)

“昨日陸巽嬰兒煉成,得知此事,又急又怒。正待責罰眾孽徒,並與來人相見,也是劫難將臨,行事顛倒,素來好勝,覺出孽徒已將水母獨門法術法寶一齊施為,不特沒有占到一點上風,如非來人手下留情,幾乎反為所制。而且又用法寶查聽出對方心意,疑心他故意縱容門人出頭為難,就此出面,無異向人認罪服輸,越想越不是意思。同時又接到我們師父就要前來尋他報仇之信。那癸水雷珠,照例敵人法力越高,它反應之力也越大。雖是水宮奇珍,似連日這等用法,從來未有。如今絳雲宮方圓千數百裏以內,均被這類雷珠滿布。最後又因敵人持有仙、佛兩門至寶,將這一帶化成萬丈冰山,一直凍人海底,生出好些妙用。知道我們師父來去如電,神速無比,防不勝防,稍微疏忽,立被侵入,難得這幾個過客只守不攻,不與為難,正好借著所持仙、佛兩門至寶,激動癸水寒精元氣,隨時發生變化,護住當地。自身躲在海底宮中,由門下孽徒四外防護。滿擬我們師父必為那萬丈冰山、無邊海氣所阻,水宮左右更有各種埋伏禁制,決難侵入雷池一步。做夢也沒想到,我們師父去時,托朋友借了一件法寶,名為太乙金鱗舟,加上自有的一件法寶,前數日趕來此地。”

“事也真巧,到時正值癸水雷珠受了仙、佛兩門至寶沖蕩,生出反應,大片海水齊化雷珠,紛紛爆炸,密層層上與天接。我們師父便將元神藏身舟中,再借法寶妙用隱卻形聲,一直侵入海底。本來晃眼到達宮前,離那辟水牌坊也只數十裏遠近,眼看深入重地,一舉成功。也是我們師父覺出敵人以前法力頗強,臨事審慎太過,恐被敵人警覺,將太乙金鱗舟收去,欲以玄功變化隱形飛遁,深入宮中,一舉將敵人師徒除去。沒想到此寶乃西方庚金元精煉成,既與癸水相生,又是仙府奇珍,妙用無窮。雖是借來之物,難於發揮全力,用以護身隱形,卻具有極大妙用,寶光又隱,敵人決看不出。這一舍寶不用,別的不說,身形雖隱,隨帶幾件本門至寶和那赤屍煞光,隔老遠便被敵人看破。對方原有準備,時刻都在提心吊膽,立將埋伏發動,先將我們師父隱形之法破去,上來聲勢十分猛惡。前聽我們師父傳聲發令,差一點沒被敵人困住。後來雖得沖破,但看出仇敵用的是緩兵之策,借著各層埋伏禁制,相持待救,以致破了一層,又是一層,直到今日,還未越過頭座牌坊。”

“我們師父本想攻破地殼,毀滅仇敵這座水宮,稍出胸中惡氣,再作復仇之想。偏生下面布滿層層埋伏,上空千余裏方圓大片海面,又被那無心路過的人將癸水雷珠威力全部引發。師父如以全力施為,就能報仇出氣,所發生的災劫也不知如何浩大。一則造孽太甚,心有顧忌;再者,那幾個人頗有來歷,所持均是仙、佛兩門俱有極大威力的至寶奇珍。他們這些自命不凡的正教中人,見我們師父發動這類空前浩劫,必定不容。我們師父雖不把這些後生小輩放在心上,一則勝之不武,不勝為笑;再者,對方師長均是有名人物,人多勢盛,一旦成仇,不勝其煩。本來彼此素無嫌怨,何苦結仇自擾?不願多事,只得強行忍耐。看那數人神情,也似守候待援,此時最好所盼援兵尋來,仗著他們法寶之力,粗心大意,將癸水元精真氣所化雷珠冰山、冷焰寒雲和受法寶反應所化熱霧破去。上面起了劇烈變化,下面整座絳雲宮立受危害。仇敵因見孽由己造,必多顧慮,也許連元神都不等復體,便趕出拼鬥,都不一定。只一現身,必為我們師父所殺無疑。就這樣,還防他師徒逃走,令我們幾面合圍,遠遠防守。如見外來的人,速用傳聲稟告。這一面乃是往來要道,敵人師徒如逃,固非經此不可;便是被困數人的援兵,也是必由之路。”

“你只見方才殺那四人容易,卻沒想到事須合理。這裏海氣荒涼,終年愁雲慘霧籠罩,怎會有此景物靈奇的小島孤懸海中?外人經過發現,難免窺探。對方身形已隱,人數又多,來歷姓名絲毫不知,又未存有敵意,略為偷聽了一陣,不致遁走,你為何便把本門獨有的赤屍煞光妄自發出,豈不惹事?如非看出來人法力甚高,不肯計較,我早向你攔阻了。依我之見,多半來人故弄狡獪;再不,也許絳雲宮中逃出來的那些蝦兵蟹將,被你無心相遇,一時誤會,不問青紅皂白,便下殺手,其實方才隱形窺探的四人已早遁走。這四人不是不知道我們來歷,不願無故樹敵,便是行輩較高,又覺自己不應隱形窺探,或是應援心急,惟恐延誤,自行走去。你在那裏賣弄,人家早已飛走,你還得意呢!”少年意似不服,還待爭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