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七二回 飛劍除兇魚 黃水堤封消巨浸 登山逢怨女 白蓮花送見仙童(第5/8頁)

次日,尉遲火忽說他與邱林、徐祥鵝已有兩三年不見,近聞張瑤青說,二人現在黔靈山中修煉,乘這數日閑空,欲往尋訪。孫南知他為友心熱,並不攔阻,惟別時再三叮囑,暫時休將嵩山鬥法之事告知別的同門。

尉遲火走後,到了第三日早上,孫南忽覺心動欲行。暗忖:“寧一子曾說,到時自有解救,照所留柬帖口氣,那救星到日必來。事情反正一樣,何不先期趕往?省得敵人驕狂說嘴。”念頭一轉,便即起身往嵩山飛去。那定約之處並未指明。嵩山地域廣大,群峰羅列,勢甚雄秀。孫南見時尚早,先去嶽廟閑遊一會,走向少室峰頂。孫南為人外和內剛,向來對人總是謙和,遇事也肯忍讓,不輕發怒。可是對方欺壓大甚,一旦激怒,便以全力相拼,任多厲害的形勢,也非所計。不過對方法力久有耳聞,盡管奮勇而來,心終不無戒備。行至山頂嵩山二老昔年舊居,見古洞雲封,一片整壁,連洞門也找不到。心想:“此時朱、白二老如在嵩山,必不容人在此猖撅。其實諸老前輩對本門弟子有求必應,只因少年修道,理應多歷艱危,以期磨碩,不應遇事倚仗外人,以求苟安。一向在外行道,均在人間,從未遇什險難。而三英二雲等諸同門所遇對頭,全是極惡窮兇,厲害無比的妖邪,往往出生人死,不知受了多少艱危辛苦,終於成功,為師門爭光,受師長同門獎贊。自己如何初次遇事,便去求人?”意欲借著此行,試驗自己道力。故此拿定主意,獨自應付,連同門也不找一個。即便不是敵人對手,也須等力竭勢窮,萬分危急,方用法牌傳音求救,這樣才可以交代得過。

孫南邊走邊想,不覺走上絕頂。見老松之下,有一四五尺方圓磐石,旁設石墩,石上畫有棋盤,知是昔年二老對弈之所。心想:“敵人法力高強,也許知道自己蹤跡。近來隱形飛遁,越發比前精進,何不將身隱起,暗中觀察?在當地等上一會,如無人來,再往別處尋她,出其不意,突然現身,多少壓她一點驕氣。”便在石旁松根坐下,隱身往四外查看。忽然一陣山風過去,鼻端聞到一股蓮花香味。暮春天氣,又是嵩山絕頂最高之處,哪裏來的蓮花?情知有異。偶一擡頭,瞥見前面高空中懸下一條數十百丈長的黃光,光中有一紅衣白發,手持拂塵的老人,直往前面少室峰頂落去,來勢絕快,一閃即隱。暗忖:“此是何人?怎會看不出他的路數?正邪各派中,均未聽有這等行徑的人物。”心方奇怪,忽又瞥見下面山徑上走來兩個女子。當頭一個,正是仇敵三湘貧女於湘竹,仍是那等怪相,一路搖擺著左長右短的手腳,順山徑往上走來。後隨斷臂女子,正是魏瑤芝,已換了一身道裝,不似以前宮裝高髻的仙女打扮,滿面均是愁苦之容。於湘竹雖然四肢不勻,手腳各有長短,走起路來左右亂晃,行動卻甚矯捷。師徒二人行走若飛,轉眼便到峰腳,距離峰頂那片突崖約有十來丈,忽然停住,又繞崖環行了一周。孫南暗中留神,見於湘竹手掐法訣,邊走邊往四外發放,手揚處必有一片極淡的白光閃過。走完一轉之後,師徒二人停步商議,語聲甚低,不知說些什麽。料知敵人正在行法暗中埋伏,自己蹤跡也許未被發現。反正不能善罷,索性給她叫破,嘲笑幾句,也可快意。

孫南也是該當有此一難,心有成見,斷定自己必敗,一意相拼,不似平日謹慎。心念一動,也未尋思,又看出敵人似要他去,冷笑一聲,喝道:“我孫南共只一人來此赴約,已經恭候多時。山路崎嶇,於道友天生異相,古今所無,手足不全,行路想必艱難。對我一個道淺力微的後生小輩,何值費這大事呢?”於湘竹此來原因孫甫雖非自己敵手,但是峨眉派正當鼎盛之時,門人甚多,個個法力高強,內有幾個並還持有幾件天府奇珍、佛門至寶,如全約來,自己法力雖高,也未必能操勝算。多年威望,若懼這班學道沒有多年的後生小輩,再約人相助,未免笑話。平日只管驕狂,臨場也不由生了戒心。適在左近山中想起,明早便是第五日約會之期,偶然行法觀察敵人蹤跡,好作準備。忽然發現敵人已在嵩山少室絕頂出現,隔不一會忽又隱去,再往上看,便不見一點跡象。於湘竹猛想起當地正是嵩山二老的故居,敵人先期趕到,必有原因。莫要被他將白、朱兩個老鬼請出相助,卻是惹厭。得道數百年,休說敗在敵人手下,便被敵人逃去,也是難堪。深悔先前疏忽,只圖近便,忘了嵩山乃是兩個老鬼的巢穴。近數十年,兩個老鬼雖已移居衡山、青城二山,當地終是他們的老巢。兩個老鬼脾氣又怪,前曾聲言,不許人動他少室一草一木。敵人在此相待,不是將人請好,便是借此將兩個老鬼激出,與自己作對。明知此舉不論如何,都有枝節,但其勢不能更改,正在盤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