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三三回 絕海剪鯨波 萬裏冰天求大藥 荒原探鰲極 千尋雪窖晤真靈(第6/12頁)

二人應諾,謝了指點。烏神叟隨引二人同出洞外。英瓊、阿童、六矮弟兄在外面雖等了兩三個時辰,仗著花光明麗,清景如仙,事前又有易靜傳聲相告,也未怎在意。三人出時,洞外七人正由左近花林中走來,匆匆禮見之後,烏神叟便引眾人到了正對洞門的千尋冰壁之下。只見壁上寒瀑又寬又大,宛如百道匹練連成一片,倒卷下來,轟轟發發,聲如喧雷。溪上霧湧煙靠,水花噴湧,映著四外花光,幻為異彩,奇觀壯麗,從來罕見。正看之間,烏神叟行使禁法,將手一指,寒瀑立似冰凝,便不再流。壁腳丈許以上,白光連閃三次,現出一個大約兩丈,圓滑堅瑩的大洞。易靜等一行十人,便飛身走了進去,互相舉手作別。煙光雜沓中,入口封閉,洞壁外面瀑聲又復洋洋盈耳。眾人初意那秘徑不過由層冰中穿透,只是奇冷,不會十分堅固。及至進洞一看,只入口二三裏與來路冰壁相通之處,是由層冰中挖掘出來的甬路,冰堅如晶,氣候也不甚寒。再往前走,路便斜下,漸漸穿入地層以下,其熱如蒸,比起開頭一段冰衖,又大不同。全甬路俱是一般方圓,除入口二三裏晶光耀眼,清明可鑒外,一入地層,通體便如墨玉烏金,盡管隱光浮泛,卻是昏暗如入黑洞。好在眾人多是慧目法眼,甬路一色坦平,又無阻滯,雖在禦遁飛行,因恐萬一對面有人飛來,遁光全都隱起,照著烏神叟所說,緩緩向前飛去。

又飛行了二百余裏,見那甬路並非一直向前,每行四五十裏,必有一個轉折,時東時西,往復回環,繞上一段,重又歸入北行正路。有兩個轉折之處,並還現出歧徑,眾人有一次走錯,行不數裏,忽見地土崩塌之跡,將去路阻止,又退回來。似這樣連經了兩三處,方始悟出,這條甬路乃當初地底震脈總源。內裏經陷空老祖在大震以前用法力開辟出來,又在裏面分出許多經絡,歧路縱橫,引得地氣先期往四外宣泄。到了預擬之處,再激蕩地氣使其裂土上升,發為無數地震。那歧路坍塌之處,必是昔年地震遺跡。所有脈絡,俱與乾象躥度相應。雖然所經僅得十分之一,管中窺豹,已見一斑。暗驚此老不特法力高強,這周圍數十裏的地面,竟能於數日內,在地底千丈以下,開通出密如蛛網的天躥甬路。就說這條甬路,是因鄰近火峰磁源兩處要地,格外加功慎重。余者千萬震區的脈絡,均以法力法寶開通,草率簡陋,只有通路。這魄力的雄偉,計慮的周詳,也令人可驚可佩了。

阿童畢竟稚氣未退,笑道:“這條地道長得怕人。對方要是發覺有人潛入他的秘徑,當成仇敵看待,稍微運用法力,這千多丈的冰雪泥土全壓下來,四面堵塞,豈不給埋在內?如非諸位道友多精地形之術,要我一人還真有些膽怯呢。”癩姑道:“小和尚,膽子怎這小?就憑這點冰雪泥土就能壓死你麽?”易靜道:“此話並不盡然。我看此老這條甬路,已決計長此保留。當地震時,全徑決無如此整齊堅固,事後必還另用法力修建,一定比鐵還堅。以我們的法力強自穿行,未始不可,但非容易。我們不便給他殘破,前面總該還有分歧之處。凡支脈開始的一段,均極堅固,想是留備最末一次大震,便於考查循跡,不曾毀去。這類地方毀去一點,無關重要,到彼一試,就知道了。”癩姑點頭,頗以為然。

南海雙童甄艮、甄兌心想以前紫雲宮千裏神砂,尚且通行自如,這裏怎倒艱難?心還不信。恰好前途不遠,便有歧路分出。二人趕向前去,擇了一處,施展地行神法一試。乍進去覺著並無紫雲神砂有邪法反應,須要運用法力,朝前猛沖那樣難。但是紫雲甬路初進雖難,只要把面層沖破,一到裏面便即順溜。這裏地下,卻是越走越艱難。也看不見有甚阻滯,只是身上不自在,好似上下四外都有極大吸力,將人吸住,行動粘滯,吃力異常。洞壁也堅逾鋼鐵,不易沖破。行不數裏,便忙退出,向眾一說。癩姑道:“你兩弟兄真呆,也不算算路程。這裏乃是玄冥界的地底,真磁精氣總源所在之區。我們已在磁氣層左近,幸虧這一帶是反弓形,我們走的是弓肚子,弓又往左偏斜。必是主人當初防他自己人行經此地,被元磁真氣將身帶法寶刀劍吸去,特地把正面避開。否則,我們的飛劍法寶,早就振動有大感應了。你入士那條歧路,偏右一些,相隔磁源越近,又是禦劍飛行,不把你二人困在土裏,還算便宜。你們就要試他這甬路和地底阻力能否如意通行,也等事完回來,算準裏數,擇地施行。此時對方又無人作梗,現成道路不走,白費心力作甚?”石生笑道:“誰能有癩師姊巧?專趁現成,不先試出虛實強弱,萬一對方突然發動,困在千丈地層以下,要想沖出去就來不及了。”癩姑笑道:“小娃兒家知道什麽。主人把這條路認作最隱秘的地道,出入口均有禁法隱蔽,如若無人泄機,確是不會有人知道。你看洞壁,雖經法力凝煉,修得異常堅固,但是內中並未設有分毫法術埋伏。此路決不想毀,也決想不到有外人經此,有甚妨害?如覺可慮時,易師姊早有打算了。倒是靈威叟護犢太甚,此是他日常往來之路,他那寶貝兒子又負傷在此,難保不撞上。不過我們遁光全隱,他如對面飛來,或是由後趕到,隔老遠我們先已發覺,隱身貼壁一躲,放他過去,十九也可以無事。別的就不用我擔心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