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二○回 巽語度金針 大道同修 功參內外 乾焰生火宅 玄關一渡 業判仙凡(第6/10頁)

風子苦求不允,但為六人之言所動,覺著自己和雲從別的不行,道心卻極堅定,只要預先把心拿穩,任受苦難,不去理它,自能挨過,二人背後便商量起來。雲從自信向道堅誠,不是無望;可是金、石二人說風子十九可以通行,便不願為己累他。最後議定到時見機而作。本定通行左元十三限,免有危難,不成無害。及見眾人相繼通過,雖說得頂兇,卻一個出事的也沒有,以為右元火宅似難實易,不由生了希冀之心。依了風子,還欲結伴同行。雲從終是有點內怯,惟恐牽累,力說:“我們不比人家各有至寶,可以互助,還是各走各好。”初意心志堅誠,總可有望,哪知結局仍是一成一敗。風子通行過去,便有一幢彩雲接住,飛往前殿。見掌教以次,連同各位仙賓俱在座上。先過去的諸同門,隨侍在側;也有剛通過去,正在拜命承教的。連忙跪倒謝恩。妙一真人便告以雲從洞中遇阻,已經開恩送回,往左元修煉了。風子先還盼望雲從隨後通過,聞言大驚,立即跪下苦求師長,許他留山修煉,異日和雲從一同進止。妙一真人朝玄真子相互一笑,便行允諾,只令好好勉力虔修,以期晚成大器,隨即指點去途。風子回來時看見眾同門十有八九通行過去,最後一片金霞擁了淩雲鳳飛到,看到神情十分疲敝,落地便被楊瑾接住,似已受傷,不料也脫險通過。因師長命即起行,未知底細。諸葛警我卻知道雲鳳也是洞中遇險,必是芬陀大師師徒一力維護,請師長格外加恩,徑由前洞救出,使列入下山諸弟子之列。此事破例,想必尚有後命,決無如此容易。略一尋思,便問還有何人願行。眾人見接連好幾個人遇險,尤其萬珍那樣法力高強,更有異寶隨身的人,反而受害最烈,而道力淺的,倒輕得多,看來誰也不能定準。又聽萬、余等退回的人說起洞中所經奇險,俱各把僥幸之心收起,望而卻步,思欲改圖,不再敢冒失請行了。秦寒萼平日信服萬珍,本定結伴同往,吃紫玲強行止住,令其稍緩,看這一撥如何,再定行止,心還不服。及見萬珍如此終場,好生警惕欣幸。

當下眾人俱覺還是左元通行比較平穩,正要請求,諸葛警我等四人早已領有師命,笑問紫玲姊妹道:“二位師妹和司徒師弟,怎不由此過去?”紫玲謙謝功力太淺,恐有失墮,不敢冒昧涉險。八姑笑道:“玲妹道心最是堅定,左右均可通行無阻,自不必說。司徒師弟也還可以闖過,愚姊直言,幸勿見怪,寒妹為人情厚,除非留山修道,如走右元火宅,雖然涉險,或者還能闖過;如走左元十三限,決過不去。休看那裏結局無什兇危,少時能從容通行的人,恐沒幾個呢。以我愚見,最好用彌塵幡和伯母那粒寶珠,連同師傳飛劍,護身入洞。到了裏面,不可急進,恭謹向師尊求恩,請準你三人即日通行,隨眾同門下山,內外功行同時修積,一念虔誠,必能感動師恩,通行過去。司徒師弟另做一起,也是如此。這頭次下山,功力多不甚夠,師恩寬厚,稍具定力,即可通行,此行十九有望。三位以為如何?”這話如換別人在先前說,寒萼決不愛聽。一則八姑平日對人謙和誠懇,素所敬服;二則又當萬珍失險之後,不敢再涉狂妄。謝教之後,轉問紫玲如何,紫玲和司徒平最是謹慎,雖是信服八姑,心仍躊躇。嗣見諸葛警我也是這等說法,料無差失。忙即各謝教益,依言行事。楊鯉、孫南、吳文琪、趙燕兒本是委決不下,聽出八姑話裏有因,再一算計,只是資稟好的新同門全都過去,師父分明借此一試,以堅各人向道之心,為傳授本門心法的基礎。不由省悟心活,相繼口稱願往。諸葛警我自無話說。七人分別同行,結果只趙燕兒一人送了回來。司徒平首先通過。紫玲幾受寒萼所累,同陷乾焰,幸仗通誠虔求,妙一真人本是默許,不過借此示儆,一到危急之時,便行法接了出去。余人也都通過。不提。

下余林寒等原有諸弟子外,連同本門諸長老以前所收門人和開府時仙賓引進的新收門人,尚有四十余人。見此情形,只有一兩人是上來便打定主意,去闖那左元十三限,以驗自身功力深淺。余者多貪左元難而無險,決計改圖。諸葛警我等四人問明意向,便即率領著往左元洞走去。以四人的功力道心,通行左元,更較火宅為易。到後略一商量,便聯袂起身,到了洞中,各行其道,不多一會,便已回轉。眾人一問經歷,雖無火宅之險,但關口太多,過時繁難已極,所經景象,因是心境不同,各有難易,欲關六限易通行,情關七限比較難過,尤以喜怒兩限為最。左元不比火宅,法寶無功,全憑各人道力戰勝,也無所借助於人。結伴同行,更多弊害,諸葛警我等四人向眾人說道:“此洞情形,已向諸位同門說過。兇險雖無,其艱難困苦,實比右元火宅尤甚。嚴關又多,層層相因,紛紛疊至。哪怕走到末一關,稍失疏虞,前功盡棄,立時昏倒在內。固然事後無害,等到異日二次通行,卻要平添許多阻力。再者,每經一關,除非真到功候,可以行所無事,否則那罪也不好受。尤其是有一遇阻,幸而勉強挨過,底下便一關難似一關。再想十三限一齊通行,十九無望。到時,除卻受盡苦難,心神昏昧,支持不住,暈倒洞中,為師尊開恩,送回原地,中途肯定退不回來。諸位同門,如自覺無此功力,還不如知難而退,俟諸異日,既免白受了場苦難,將來通行也較容易。至於能去的人,反正到了裏面是各顧各,各有各的經歷,就看見同行伴侶,也是幻境,並非真人。入洞人數,多少無關。現可分成四批進去,每次十人以內。有願往者,請即向前。進時只有身劍能夠合一的人,可將本身飛劍放出,使心神有所專注,還可稍微受益。別的法寶,都沒用處。”當有林寒、陸蓉波、周淳、許鉞、趙心源、戴湘因、雲紫綃七人上前行禮通誠,祝告起身。那左元洞與右元火宅不同,當人進去時,洞口金霞一閃,人便不見。由外觀內,只是暗沉沉,一片淺紅淡黃的煙霧,別的什麽都看不出。晃眼工夫,許鉞先被金光卷出,人已昏迷。解救剛醒,跟著戴湘因、雲紫綃、周淳相繼卷出。一問經歷,都是過到第七八關上,遇阻昏迷。許鉞更是連頭一關都未通過。諸葛警我知道林、陸、趙三人已經通過,便令二批起身。當有虞舜農、木雞、林秋水、黃人瑜、黃人龍、李鎮川、連同醉道人門下松、鶴二童,共是八人。結果只通過了木雞和林秋水二人,余者都被金霞卷出。見這等難法,又聽回來的人說起洞中幻象厲害,雖只片刻之間,身歷者無異經過多少歲月,諸般困厄,萬難禁受,端的難極。如無把握,最好留山修煉,循序晚成,免受活罪。像裘芷仙、章南姑和一些道行淺的新進弟子,如姜渭漁、姚素修等,本來打定主意,留山修煉,自不必說。那意存觀望,行止未定的十余人,聞言未免心寒氣沮,卻步不前。等到諸葛警我三次發問,只有六人應聲。他們都是和湘江五俠一樣,新由赴會仙賓引進入門。以前雖也修道多年,頗有法力,無如過關的諸弟子多是根骨緣福至厚,生有自來,道心堅定,神智空靈,這些新進之士如何能及?所以結局全被金霞先後擁回。經此一來,余都知難而退,情願留山修煉,以俟未來,功力未到,不復再作下山之想。當時除第三輩門人中的金萍、龍力子、趙鐵娘、米鼉、劉遇安、米明娘、沙余、米余、袁星、袁化等由齊霞兒率領,在仙籟頂飛雲亭上候命,不曾隨來。這留山修煉的男女弟子,恰是三十六人,正好為天罡之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