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○六回 玉艷香溫 秘戲花陰調鬼子 山鳴地叱 神雷天降蕩妖氛(第5/11頁)

不料黑醜乃戾氣所鐘,生具異稟。所煉三屍元神幻化,其速如電。敵人身影只要被看見,晃眼便能追上,隨心所欲,迎頭堵住,那黑煞之氣也四方圍攏。芳淑業被看中,便能隱身,也難逃毒手。何況納芥環已經施展,護身寶光除非收去,不能與身同隱。方想陰雷厲害,等逃遠一些再收法寶隱身時,才飛不遠,又是一幢妖煙擋住去路。跟著身後一幢妖煙也已追到。共是三個同樣小黑人連同眾妖人,將芳淑圍了個風雨不透。黑醜陰雷已極厲害,加上池魯、朱合等好幾個華山派門下能手與黑醜爭功,各把妖術法寶盡量施為。晃眼之間,烈火騰空,邪焰妖氣上沖霄漢,雷聲隆隆,陰風呼號,再雜著無數鬼聲魅影,震撼山谷。

芳淑被困其中,早已身劍合一,在納芥環寶光環繞之下。急切間雖沒受到傷害,可是寶光以外,四面重如山嶽,休想移動分毫。黑醜人極刁狡,見敵人寶光神奇,不能攻進,陰雷打上去必要震動一下,看出敵人全仗此寶防身,道行尚淺,便喚住眾人放松一些。仍是上下四面圍困,當中卻留出百十丈空處,使敵人懸在中心。又由元神幻化的三小黑人和眾妖人分五六面立定,各將邪術法寶挨次施為,這一來,芳淑果然吃了大苦。陰雷已極具威力,再加上別的妖人相助,每一發動,便被震蕩出老遠。剛由東面震蕩開去,西面的又復打到,照樣震了一下,緊跟著南北相應,循環不息。這一來,比適才四面逼緊不能移動還要難禁。人和拋球一般,隨著寶光,上下四外翻滾不休。不消片刻,便被震得頭昏眼花,難於支持。自知心神一散,稍失運用,邪氣侵入,便無幸理。只得咬緊牙關,強自鎮靜,苦忍熬受。

眼看妖人越攻越急,心身漸失主馭,危機頃刻。倏地身外烈火黑焰中,似有一道極強烈的金光射落,因妖煙濃密,又在心迷目眩之中,沒甚看真。來勢快極,金光才閉,便聽震天價一聲霹靂,隨著千百丈金光雷火打將下來。同時眼前奇亮,金芒射目,天搖地動,受震太甚,再也支持不住。心神剛剛一暈,暗道:“不好!”待要暈倒,猛覺金光照向身上,同時身上一輕,隨即落地,納芥環也似被人收去。這一驚非同小可,不由嚇了一身冷汗,立時神智清寧。連忙睜眼一看,所有四外妖煙邪霧,就在這瞬息之間,全數消滅,無影無蹤,連殘絲剩縷都看不見,幹凈已極。直似做了場噩夢,剛剛醒轉。

再往前一看,地面上卻疏落落倒著幾具妖人屍首。其中一個較遠,身已斬為兩片。下余周身俱為燒焦了一般。料定適才來了救星,妖人俱為雷火所誅。心想:“聽師姊說,這太乙神雷,目前不但師長及峨眉派各位尊長十九有此法力,便同輩道友中也有不少人得過傳授。功力雖有深淺,似此神奇威力,卻連聽都未聽說過。那納芥環出自師傳,即使自己不能駕馭,外人也收不去。正派中長老尚不一定能夠取走,何況妖人,怎會失落?落時妖人雖死,只那有身外化身最厲害的一個小黑人不見屍首。難道這廝玄功奧妙,乘著適才自己心神受震,迷亂之際,攝了納芥環逃走?發雷的老前輩不在,許是為了此寶追去,也未可知。”連忙行法收了兩次,不見飛回。正在又焦急又希冀之中,忽然前面人影一閃,現出一個仙風道骨,年約十一二歲的幼童。穿著一身鵝黃色的圓領斜襟短裝道衣,項下一個金圈,肩插拂塵,褲短齊膝,赤著一雙粉嫩雪白的雙足。面如美玉,綠發披肩,修眉插鬢,粉鼻堆瓊,唇如朱潤,耳似瑤輪,一雙俊目明若曙星,寒光炯炯。一身仙風道骨,裝束形相活似觀音座下善才童子,端的神儀內瑩,寶相外宣,令人望而肅然起敬,決不敢以年幼目之。向芳淑本沒見過這位仙長,不知怎的,猛然福至心錄,一見面便納頭跪倒,起初心裏不過念著人家救命之恩。來人法力雖然高強得出奇,但是年紀這麽輕。聞說峨眉門下新進,有幾個出類拔萃之士,年紀打扮俱是幼童。惟恐敘出行輩,對方不肯受禮,故此先行拜倒。剛一跪下,猛想起這人相貌打扮,正和師父常說的極樂真人李靜虛相似。那些妖人何等厲害,連納芥環都不能支持,同輩新進資質多好,也無如此法力。念頭一轉,且不說破,以防萬一猜錯,只恭恭敬敬先叩了九個頭,謝完救命之恩。然後跪請仙長賜示法號,以便稱謂。

極樂真人自從成道修成嬰兒,早應飛升靈空仙界。一則前此收徒不慎,師徒情分太深,以致縱容造了些孽,清理門戶,並許宏願,以十萬倍積修外功來補過,一日功行不圓滿,不使身形成長。二則鑒於五百年道家劫運,各派群仙紛紛收徒,光大門戶,著實出了不少佳材。心想:“自身功行不久圓滿,數十年光陰彈指即至,本門心法沒有傳人,不傳可惜。道家收徒原為代代相傳,門戶逐漸光大,善功越積越多,永無窮盡。積十萬外功不如度一佳士,如自我而斬,此時便積千百萬外功,也難為將來抵補。以前是為道未成時,生平太重情分,收徒太多,良萎不齊,有一害群之馬,全部習染為非,所以終局不是犯規叛教,便是自取滅亡,為外人所殺,只剩一個秦漁,眼看可以傳授衣缽,又為天狐所迷,失去元精,終於兵解。就不如此,論他本質也是勉強,不能承繼發揚。多年不收徒弟,一半是灰心,一半也是為了美材難得之故。現時轉劫人多,仙材輩出,何不便中物色兩個,承受本門衣缽,也是佳事。”由此便以童身遊戲人間。因是行雲流水,一任緣法,並不專意尋求。多少年來,只收了兩個記名弟子,衣缽傳人,仍未尋到。可是人生多有特性,雖已成仙,積習猶未全去。真人生平最喜聰慧靈秀的男女幼童,以前收徒太濫,半由於此。尤其現時各正派中,這類有根基男女幼童最多。以為自己昔年學道,下山積修外功時,已近百年,彼時異派妖邪尚無如此勢盛橫行,師父猶恐閃失,除將本門法寶、飛劍盡量多賜傳授外,每次誅戮妖邪,師父縱不明著同往,也必暗中跟去,稍遇險難,立即現身相助。端的珍愛護惜,勝於親生。自恃師恩,也極放心大膽,何等容易。那似現在一幹後輩,年紀輕輕,十有九什麽道法都不會,至多賜上一口飛劍,或件把法寶,入門不久,便令下山行道。又值異派猖獗之際,到處荊棘,隱伏危機。固然福緣深厚,生有自來,各人師長多通聲氣,互相關照,長幼兩輩人數俱多,不患閃失,到時自有救星。但畢竟各都要經多少艱難危險。他們也真為師門爭光,實在覺著可憐可愛。自從成都破慈雲寺見到峨眉諸門人起,只要遇上,有難必救,往往另外還要加恩賜些好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