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九九回 舊夢已難溫 為有仙緣法孽累 更生欣如願 全憑妙法返真元(第5/10頁)

轉過年,又聚了兩次,彼此甚是相安。未次夫妻相聚,歐陽霜忽說毒果已結,行將備用,自己回庵有事,須三日後才來。因蕭逸苦求,還將應相晤聚之期提前,又聚了三日。蕭逸忽然想起昔年被妖鳥抓去長子蕭璋,次女蕭玢,問:“是何妖物傷害幼童?你是劍仙,怎不將它除去?”歐陽霜說:“前已問過師父,那鳥名叫狺雕,乃南疆深山所產兇禽。大的有人般高,兩翼舒開,各寬丈許,獨角禿頂,爪似鋼鉤,慣與山中毒蛇猛獸相鬥。作巢於山巔危崖之上,猛惡非常。但有一樣短處:兩眼看遠不看近。越飛得高遠,越看得真切。全仗飛行迅速,老遠便算準人畜逃路,所以發無不中。小的野獸,如猴、兔之類,反時常得脫毒爪。生性兇殘,最喜抓嬰兒吃。胸前有白毛處最易射透。這東西仇心重。除它時,只須先引逗它飛來追,如若昂頭低翼來往下撲,倒不可前逃,須要返身倒退,急用手中有毒矛箭往上擲射。中在有白毛的要害之處,固然立斃;只要能透肉,也可致命。無須飛劍,只要武功稍好,手準心靈,應變不慌,不為它兩翼風力所懾,便可除它,遇時如逃,自是遭殃。側避也易為兩翼所傷。知道禁忌,便可無害。本山危崖甚多,巢穴必定在彼。去年回家,曾便道尋找,以報愛子之仇,兼為人畜除害,曾殺過兩只,只不知抓去大兒、二女的是否此鳥。巢穴卻未尋到,打算異日有暇,再往一搜,目前還顧不得去呢。”

蕭珍在旁說:“那年大哥二姊遇害時,原在一起玩耍。先聽天空噓噓亂響,狂風大作。那怪鳥已從上空飛過,大哥正在放花炮,將它驚動,才飛回來,一爪一個,將大哥二姊抱起便飛。等人追出,已經飛遠。兒子正站在樹下,見此鳥狗面禿頭,眼睛通紅,身子好似比人還長,兩翼更是寬大。飛起來,人差點被風卷起,沙飛石走,半晌方息。通身俱是虎皮色,頭上是凸出一塊,尾巴好似被人斬了半截,露出鮮紅鳥股。娘殺的跟這一樣麽?”歐陽霜驚嘆道:“照此說來,殺我兒女的,竟是那只禿尾老雕。本來已經到手,又被逃去,早晚要遇上,決不容它活命了。”蕭逸父子四人齊問經過。歐陽霜道:“我殺雕時,恰遇慕容二師姊路過,送我到家。此雕正在崖外後山,與一白額猛虎惡鬥。本心想用飛劍一並斬了,吃慕容師姊攔阻,說二惡相鬥,正好兩傷,都是害人之物,你助虎殺雕則甚?我便說起失子之事,微一遲疑,那雕甚是機警,不似先殺二雕膽大,見了劍光,竟然嚇退,飛行甚速。忙於到家,又有話和慕容姊姊說,並未追去,竟被逃走。這才想起去年原聽珍兒說過,怪鳥尾是斷了半截。因這類惡鳥多是短尾,此雕定被什人斷過後股,所以光紅無毛。早知我兒是它所害,飛劍神速,多快也能追上。今已錯過,看這行徑,事隔多年仍然發現,巢穴必在後山無疑,早晚必能除它。此後回山,路上留心,也許能遇到呢。”蕭逸父子俱都憤憤不置,說過丟開。

歐陽霜第二日便要回轉大熊嶺苦竹庵,行時忽見蕭逸面藏晦色,心中大驚。匆匆占算,不特蕭逸,全村都將有危難到臨。雖然先兇後吉,終於無害,自己學道年淺,不能深悉未來。偏巧回山又有要事,不能分身,好生優疑。只得暫留布置,尋一山洞,命三小兄妹藏居其內,每日讀書用功,非自己來,不許走出。外用仙法封鎖,只對蕭逸、蕭清叔侄二人傳了開法,可以隨時入視,余人均不能走近一步。並傳蕭逸靈符兩道,遇警如法取用,便可抵禦脫險。並囑三月以內,不可出村往果林中去。一面把防守果林眾門人齊喚了來,面上反倒均無晦色。好在每天均有顛仙所賜備用的靈符,村中埋伏禁制,諸般設施開閉也俱傳授精熟,料無他虞,只蕭逸一人可慮。回山稟問師父,真有急難,自己不能分身,也必有處置。恐丈夫優急,又安慰了幾句,方始飛去。

蕭逸先頗謹慎。三小兄妹更是信母若神,呆在洞中一步不出。這時頑叟蕭澤長已在瑤仙逃後第二年無疾而終,死時也曾遺囑蕭逸,這兩年乃全村安危關頭,瑤仙等便是未來隱患等語。那洞原是頑叟生前養靜之所,冬暖夏涼,設備精雅。死後圖書遺物一點未動,供著亡人神位。蕭逸叔侄每日前往探看,直過了兩月,並無事故發生,日久漸漸松懈。

這日清早,蕭清因昨晚三小兄妹留他同住未歸。蕭逸亟盼愛妻歸來,心中煩悶。門人何謂、吳誠、郝潛夫等見春夏之交,風物優美,便勸師父往村後危崖一帶,觀賞那新辟的幾畝花田。師徒數人,還有幾個侄兒孫輩,同沿湖邊走去。剛到後山,便見一只獨角禿雕,由路側草地上抓起兩只小羔羊,越過後村危崖,往後山飛去。定晴一看,那雕後股鮮紅無毛,正與蕭珍所說一般無二。無奈眾人都是手無寸鐵,只吳誠曾學金錢鏢,身旁帶有一串大錢。那雕飛又極快,等眾人呼喊,吳誠取錢追去,已經飛沒了影。蕭逸想起前仇,憤恨已極。管理牲畜的村人也趕了來。喚前一問,才知最近三五日,已經失去了六只牛犢、小羊。後村一帶,俱是大片草原,宜於畜牧,牧畜甚是繁庶。村規完善,宰殺取用,各有常例。四無出路,又都是自己人,不怕偷盜走失。大小萬千只牲畜家禽,只有限幾人輪值管理,占地甚廣。風景田舍都在前村,後村除卻圍繞全村的天然連崖和祠堂、靈塋、墓地外,余多牧場。那幾畝花田,還是當年蕭逸一時高興,點綴風景所辟。地勢僻遠,輕易無人涉足其間。牧人每早將一切牲畜放向場上,便各歸屋料理他事,任其自在遊息,到晚才收,成了習慣。極少點數的時候,故起先也未發覺遺失。因所失牲畜中,有一對牛犢是個異種,生相極好,管場人甚是珍愛,比較留意,昨晚收柵時忽然失蹤,遍尋未獲。村中以前原鬧過一次,由崖外侵入的大蟒吞去好些家禽。細一點數,另外還失去四只小山羊,疑心又鬧事故。今早正在留意準備,稍有征兆,立刻往前村報警,不料竟是這只獨角狺雕。蕭、吳諸人斷定那雕來慣,得了甜頭,日內必還再來,當下想好對策。次日天還未明,便去牧場埋伏。誰知事有湊巧,連等了幾天,狺雕均未來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