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八八回 毒霧網中看 巖壑幽深逢醜怪 罡風天外立 關山迢遙走征人(第6/20頁)

白水真人劉泉聞見廣博,久聞金門異寶,乃前古仙人廣成子遺物。漢以前藏在崆峒山腹,不知引起多少列代仙人覬覦,想下無窮方法,俱無一人得到。後來毛公劉根,聯合同道苦煉五火,燒山八十一日,破了封山靈符,眼看成功,忽有萬千精怪,聞得古洞異香,知道山開,齊來搶奪。結果精怪雖被眾仙驅走,山腹中藏寶的金船金盆,已從洞內飛出化去。眾仙人追攔不及,僅各在洞中搜得了一兩件無足重輕的寶物。那金船金盆,所謂前古金門寶藏,以前雖聽說落在巫峽、元江兩處水眼之中,訪問多年,也無人知道底細。不想竟被師父查出實地,只是在元江一處,巫峽乃是誤傳,並還有取寶之法,不禁喜出望外。忙率趙、俞、魏三人拜謝領命,定日前往。淩渾見他喜形於色,笑罵道:“不長進的東西,得撿現成的就喜歡。你是我門下大弟子,此去留神別給我丟人,這便宜不好撿呢!如容易時,誰都去了,還輪得到我們麽?”淩渾搏笑怒罵已慣,劉、趙、魏三人雖各恭稱:“弟子等不敢。”多沒十分在意。只允中因自己道淺根薄,又是初次出山擔當大任,當時謹慎恐懼,聞命之後,盡自體會師言,深恐差池,有負師命,一毫未動貪念。於建素來至誠安分。楊成志卻歆羨到了極處,自知法力最淺,未奉師命,怎敢求說,只得罷了。

一晃到了起行之日,劉、趙、俞、魏四人便向淩渾拜辭,請示機宜。淩渾道:“你四人不要輕易離開,到了那裏,自知分曉。日前話已說過。你四人走後,我也快出門了。”四人又別了於、楊二人,走出洞府。允中忽覺腰間兜囊一動,方要去摸,又聽耳旁有人說道:“這東西只許前途無人時取看,不準亂摸。”允中聽出師父口音,哪敢妄動。隨同劉、趙、魏三人離了青螺,取道川邊,便往元江進發。那元江居雲南省的東南部,上流名叫白巖江,中流經過元江縣,始名元江。下流過河口,人越南界,稱為富良江,又名紅河。中間有好幾處大支流。從上流頭蒙化南澗起,沿著江的西岸,皆是婉蜒不斷的高山峻嶺。最著名的,如哀牢山、左龍山等,俱都近踞江邊。鄭顛仙所居大熊嶺,便是哀牢山脈中臨江的一峻嶺。由青螺峪起身前往,如不由空中飛行,依照常理,本應東行,經過巴塘、裏塘、雅江、打箭爐等站,入了四川省境,取道鍵為、宜賓,走蜀滇驛路入滇。中經昭通、會澤、東川、嵩明、利澤,到了昆明。再經晉寧、江川、通海等地,越過曲溪、建水、五爪山,才能到達。雖然路較迂遠,走的卻都是官驛大道。除由滇川間起始一段,要穿越雪山,路不易行外,余者通都大邑居多。長途萬裏,山險水惡之區雖不在少,也都有路可循,飲食無憂,為商旅常行之路。

四人當中,劉、趙二人出家較久,川藏路上雖曾往來過多次,俱由空中飛行,從未這樣走法。允中少年公子,沒出過什遠門,由衡山到青螺峪,算是生平所走最遠的路,還是嶽雯用遁法送到的,自然無什見識。大家一商量,只陸地金龍魏青以前受人雇用,曾經由滬州起身到昆明,往來過兩次,比較算是熟路。趙、俞二人因師父只許步行前往,有飛劍也無從行使,反正又沒說出打哪條路走,又不許問,俱主張照魏青所說之路走去。白水真人劉泉想了想,說道:“師父不許我們飛行,路卻隨意自擇。如按尋常行路,日期並不富裕,還說路上遇見閑事要伸手去管,其中必有用意。我想這條路雖然好走,一則路太繞遠,恐趕不到日子,誤了大事;二則目前一些左道旁門,同正教一樣,也都人才輩出,為應劫數,多半潛伏山中,祭煉邪法。師父命我們路上管閑事,不是暗示要遇上他們,便是有什妖邪鬼物,命我們路遇時,順便誅戮,就此各建一點外功。此類怪物,也都在深山大澤之中盤踞,不會在城鎮間寄跡。以我愚見,這裏前往元江,如由大雪山起身,傍著瀾滄江邊,徑由劍山、點蒼山,到了南澗,再順著哀牢山龍脈,傍著元江向東南行,直達大熊嶺。沿途數千裏俱是綿亙不斷的山嶺,不但走的是條直道,免卻川藏境內許多繞越,而且可以暗合師父使命。雖然所經之地山勢險惡,多半為野猓生番窟穴,蠻煙瘴雨之鄉,毒蛇大蟒,奇禽怪獸,到處都是,常人走自是難如升天;換我們走,師父不過不許禦空飛行,法力劍術仍可防身應用。風雪烈日,瘴嵐婉蜒,皆無所懼;山居野宿,無往不宜,有什險阻可畏?如趕快一些,還許路上能遇上一點順手的事,豈非絕妙?”趙、俞、魏三人俱被提醒,各人拜師以來,已身劍合一,還學了許多法術,正想乘機一試身手,怎倒怕難走起來?聞言齊聲贊好。俞、魏二人雖能數日不食不饑,還未到辟谷地步。便是劉、趙二人,因教規未忌葷酒,各派道長因淩渾喜飲,常有仙釀相贈,眾門人時得隨師暢飲,一年中也並未十分斷了煙火。議定以後,離了青螺峪,先尋滇番鎮集辦一些幹糧。然後冒著風雪嚴寒,順著大雪山脈,各自施展當年身手,一路翻山過嶺,攀冰踏雪,往前疾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