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章 福王世子(第2/3頁)

“而單師兄,則是例外中的例外,那是萬中無一的資質,與他比對,卻是沒必要的。而且與其在出身上比對,還不如刻苦精進,在仙道上相互砥礪切磋還來得更痛快些!”

這話自然不錯,幾個童兒都是大點其頭,覺得珣師弟果然見識不凡,不愧是王侯之家,縱使在仙道上,大夥兒誰也比不過誰,但論學識見地,比起他來,卻要差得遠了。

這些童兒,都是連霞山上明心劍宗的低輩弟子。明心劍宗,乃是號稱通玄界“東方第一宗”的名門仙山,以無上劍道稱雄於世。

通玄界因四九天劫剛過,各派元氣尚在恢復,各宗門也就趁此機會,在下界尋找資質上佳的弟子,授以仙業,傳承道法,以求薪火相繼,宗法不滅。

李珣等人,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,入得山門。他們出身各有不同,有貧戶之子,有豪富之家,有書香門第,其中尤以李珣之出身最為尊貴。

他出身人間界帝王之家,是當今天子之弟福王的長孫,未來的福王世子,極盡榮華。

然而,福王老邁糊塗,又一心渴望得道成仙,聽了蠱惑,竟要將長孫送上仙山祈福,但仙山未送成,卻讓李珣誤服一旁門術士的毒丹,性命垂危。

千鈞一發之際,被明心劍宗的弟子救下,觀其有根骨,加上老王爺心意已定,便將李珣帶來宗門,收入門下。

這事情曲曲折折,加以李珣身分特殊,刨去險死還生之事不談,倒還頗有趣味。故他上山不過三月,這事便在山上傳遍,便是宗主清溟道人,也知有個低輩弟子出身皇室。

雖然富貴逼人,但奇的是,這李珣小小年紀,卻是內斂持重,平日溫柔敦厚,不以出身為恃,與同輩相處融洽,看今日玩鬧的情形便知一二。

他們這些低輩弟子,都是根骨極佳的苗子,平日裏也只是早晚各有一次功課,習那吐納調息的法子,築基培元,為日後修真做打算。再有就是提兩個鐵桶,擔水上山,強健體魄。

等到十歲,便去“開山”。

所謂開山,就是在師長的監督下正式修煉,打熬筋骨,激發潛能,這一階段,便是磨練心志毅力。

至於再向上,便是啟元堂。至此才真正脫去肉體凡胎,邁入修真的門檻,並由師尊親授堂奧。

但這一過程中,將有近五成的人被淘汰,他們將被抹去有關的記憶,送回人間界。

李珣用力將兩個鐵桶扔向水潭中央,這沉重的大家夥翻了一個滾,很快就沉下去,其他人見狀,一個個又笑了聲:“珣師弟,今日又要練功哪?”

李珣笑了笑,算是默認,他脫下道袍,只穿一條短褲,露出赤條條的上身,到底是出身王侯之家,平日錦衣玉食,慣出了一身的細皮嫩肉,上山數月還沒有轉變過來,倒似個姑娘家。

他踏入水潭,正想俯身下水時,忽然天空中“咻”地一聲,尖銳刺耳,幾個童兒一起擡頭看,只見空中有一道淡金色劍光,歪歪斜斜的在空中劃了個半圓,接著便一頭栽了下來,竟是向這邊來了!

幾個童兒看呆了,直到劍光臨頭才猛然轉醒,齊齊喊了一聲,四面逃開。但李珣人在水中,行動不便,又事發倉促,本想發力後移,卻重心不穩,一屁股坐在水中,弄得渾身濕透。

“讓……讓開啊!”

來者也是怪叫連連,在叫聲中,劍光猛地收斂,一道人影現身出來,在空中連翻了十多個筋鬥,硬生生卸下了沖力,在潭邊小樹上一點,一個翻身就穩穩地落在地上。

靈機等人早嚇得趴在地上,卻不想只是雷聲大雨點小,一個個都有些訕然,互相看了一眼爬了起來。

一個童兒眼尖,看清從天上“掉”下來那人的面貌,當即奇道:“是單師兄呀!”

話音一落,十多個人一起“噢”出聲來。

李珣坐在水中,仰著頭看岸上的人,那人也看向他,眨了眨眼,發出一聲驚疑:“耶?是小世子啊──”開頭的疑聲,聽來還頗為自然,但後面一句,卻有意拉長了嗓門,怪腔怪調的,有種說不出的味道。

李珣露出了溫和的笑容:“原來是單師兄!好久不見了!”他現在的樣子很狼狽,坐在岸邊淺水處,只穿著一條短褲,又渾身濕透,頭發淩亂不堪。

這個單師兄,卻穿著一身不知用什麽絲織成的袍服,色澤淡青,上綴雲紋幾朵。仔細看去,這雲紋好像還緩緩流動,寶光隱隱。

李珣一點也不掩飾眼中的欣羨之情,就那麽坐在水裏,巴巴地打量這件袍服,竟忘了站起來。

岸上的單師兄自然也看到他的神情,心中不由大樂,笑道:“小世子,你怎麽還坐在水裏?我看這天也不熱啊!”

李珣聽了這調侃之言,才如夢方醒,臉上紅了紅,連忙站起身來,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:“單師兄可折殺我了,自入山門,那俗世的稱呼就再無意義,還說這話幹什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