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卷 忽聞異寶在仙山 第十七章(第2/2頁)

各得其樂,此後二女又由少年吩咐,花了半日時間用彩布縫了三只不大不小的好看布囊,到了午後,便各自懸在腰間,沿著村中的道路挨家問候。這又是洞庭地界另一個中秋風俗。這彩布囊袋,名為“錦明囊”,由未成年的少年兒童掛了,到了八月十四這天,便挨家挨戶問好,說些祝福的話兒,然後便由各戶持家的婆娘往囊中放些瓜果小吃,遺些饋贈,以圖個彩頭。這習俗也有個說法,叫“納饋囊福”,各取所需,無論大人小孩都樂此不疲。

鄉村的生活,安穩而平靜,不免有些單調和寂寞;於是這些零零碎碎、說不出道理、看起來無聊的節日儀程,對鄉民而言,卻成了十分重視十分有趣十分有意義的大事體。和張牧雲不同,月嬋和冰飖並不貪那點饋贈,但跟在少年身後去各家甜甜地叫“大叔大嬸”,說些喜慶的吉祥話兒,和他們拉幾句天南地北的家常,便即使是這兩天心不在焉的冰飖,卻也覺得十分有意思。

而對張牧雲來說,今年的納饋囊福更是大吉大利;身邊多跟了兩個女孩兒,便多了兩個收納饋贈的名額;而且這倆女孩兒皓齒明眸,讓人瞧得順眼,說話又乖巧,便比常年又能多些饋遺,正是十分合算得意。

張家村裏,這三個日後還不知攪出多大風波的少年男女,這時還和尋常孩童一樣,和張家村的村民們打成一片,專心過著自己的中秋佳節。只是這時,那剛剛被冰飖盯上的東南幕阜群山中,卻有一人心中始終無法平靜。

此人正是幕阜山明月峰白鶴觀的觀主,清鈞道人。

這清鈞,雖然只是羅浮上清宮在洞庭地面的下院道觀之主,其修為卻是爐火純青,深藏不露。明天便是八月十五;越是接近這明月峰秘境神物《天人五召》一年中最易堪破的日子,清鈞真人便越是心緒不寧。在往年,中秋將近,他也會有些激動,但畢竟修為深厚,那道家“守靜”之功讓他哪怕在重大利害前,也常常不動聲色。只是今年真有些不同,這麽多年的精心修煉讓清鈞擁有無比驚人的直覺,這幾天清鈞便直覺今年中秋這《天人五召》神物之悟,不同以往,竟恐怕有重大進展!

欣喜之余,清鈞卻更是憂心忡忡,因為神物出世,天理悟通,萬一福緣不足,便神憎鬼厭,天理不容,往往便引來妖魔覬覦搶奪。門中祖輩素來的心願不能不了,這天人五召對他們白鶴觀的意義也非比尋常,但面對可能存在的強大威脅,他清鈞也實在無法無動於衷。

預感到這一點,清鈞真人已做了周密部署,白鶴觀及聖地秘境內外,已布下天羅地網。只是,卻不知為何,他總是還覺得心驚肉跳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