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三十六章 避嫌和首肯

果不其然,王志雲的話才出口,李永生的答案張嘴就來,“我估計郡守也是這麽想的,所以才說他不作為……覺得麻煩就不去做嗎?”

他說得頭頭是道,但是關鍵是,這件事容易做嗎?真的一點都不容易。

征辟地方,籌措糧食,管理流民……哪一樣都不是輕松的,要付出不小的財力和物力。

更關鍵的是,朝廷並沒有說,這麽做是合適的——遭遇大災的時候,積極安置流民,是沒錯的,是地方官的職責,但是這流民來自即將叛亂的地區,那就是另一回事了。

當然,以現在的情況來分析,其中所蘊含的政治風險並不高,但那也是風險不是?

不但要勞力,還要勞心啊。

王志雲沉默半天,才輕聲嘀咕一句,“但是所需的費用和人力……都是問題。”

別說什麽流民自己管理,花費不了多少人力,那只是在組織方面。

可以想像得到,博靈郡若是想有效地控制流民營,不讓他們生出事端,所要抽調的人力,絕對不是小數——十有八九,郡裏還會要求軍隊協助。

抽調人力,當然會涉及費用,而且養活幾十萬流民,那也需要好大一批糧食、衣服和其他物資。

李永生聞言微微一笑,“王軍役使既然知道雷谷,應該聽說過‘以工代賑’四個字吧?”

“博靈郡沒有這麽多工,”王志雲不耐煩地回答,“什麽樣的工,能集中使用了二十萬人?”

這話不是特別準確,博靈郡近億的人口,每年的勞役可遠遠不止二十萬人,二百萬人都不止。

但是這些勞役的用處,大多早就定下了,每年有多少人修繕道路,有多少人清理淤泥,有多少人運送垃圾……等等,都不需要人去督促。

負責監督的衙役和小校們各司其職,不用怎麽操心。

但是猛地多出二十萬人來,能做些什麽工,需要大量的人手去調派。

雷谷都比博靈郡好很多,因為那裏是在搞集中建設,從無到有,需要大量的人手。

而博靈郡沒有足夠大的工程,來消耗這些勞力,分開使用的話,監督和管理都是麻煩事,絕對會讓人爆腦漿的。

李永生卻是不以為意地一笑,“王軍役使你這一點就多慮了,開幾條山路,修幾座水庫……這些人手還真的不多。”

王志雲愕然,“我軍役房的工程裏,沒這些東西啊。”

“你現在是博靈郡守,”李永生無奈地翻個白眼,“很多規劃,因為要集中人手勞作,根本報不到軍役房裏。”

往日裏博靈郡的人服勞役,確實是不需要多少人監管,但那也導致了沒有針對大工程施工的能力。

想一想就可以知道,搞個大工程,路上就要走百來裏,才能集中足夠的人手,還得提供食宿,成本太高,勞民傷財不說,還容易怨聲載道。

所以很多類似的工程,都沒必要報到軍役房。

但是現在有這麽多集中的勞力,類似的項目就可以惦記一下了。

王志雲想來想去,實在沒有辯駁的話,最終只是長嘆一聲,“照你這麽說,把人放進來也沒多大幹礙,但是……真的是費錢費力不說,還未必能討了朝廷的好。”

李永生面無表情地回一句,“流民會念你的好,這也是為朝廷分憂。”

王志雲頓時無語,心說你如果是以這種標準,要求郡守的話,郡守確實有不作為的嫌疑。

話說你這種沒事找事幹的精神,真的讓我很慚愧啊。

當然,這只是他的腹誹,不管怎麽說,李永生能提出這種認真負責的建議,他覺得別說自己了,郡守聽到都得慚愧。

所以他最終還是點點頭,“這個事情,我明天就去跟郡守說。”

“不但說,還要做,”李永生太清楚官府裏的辦事效率了,尤其是遇到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,扯皮三五個月都正常——最關鍵的是,王志雲僅僅是軍役使。

在這種政事上,王軍役使的話語權太小了,若非眼下三湘不穩,郡守要大力倚仗軍隊,很可能都沒興趣聽他說完。

事實上,郡守的反應也確實是如此,第二天,當王志雲跟郡守提起此事時,郡守大人看他的眼光,完全可以用五個字來形容——是不是有病?

但是經過一晚上的考慮,王軍役使已經總結出了裏面的利弊,所以他發出一點個人的見解——這件事做好了,不但對博靈的穩定有巨大意義,而且……沒準能獲得朝廷的贊賞。

朝廷的贊賞——有沒有說錯?朝廷不是提防三湘郡,提防得很緊嗎?

還真有這個可能,荊王把三湘搞得民不聊生,朝廷卻是能對三湘流民進行有效的賑濟,誰更能有效地管理這個國家,這還用說嗎?

所以做這件事,問題的關鍵就在於,朝廷的態度雖然曖昧,但是只要下面的人做好了,給朝廷長了臉,朝廷起碼不會因此而處罰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