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四十四章 冰洞成

李玉峰的堪輿之術很強大,但是在探查寶物的時候,他用的並不是堪輿之術。

不過能將三茅符箓,運用到這個程度,也確實前無古人了。

李永生當然不介意分享一下自己的知識——這不是得自上界的知識,也不會造成什麽顛覆性的影響,推廣一下也是無妨。

但是有了他的提醒之後,李玉峰探查的速度,大大增強。

一天之後,他帶來的人,就開始開采巖石,為建造冰洞發力了。

煙霞觀對裏,一開始興趣不是很大,又一天後,監院推演一下天機,估計半個月之內還是沒雨,觀裏終於著急了,派了不少人來幫忙。

這種異動,按說會引起地方上的警覺。

但是通義鎮這裏,真的是一點反應都沒有,大家都在著急找水呢。

鎮長知道,山上有道宮的人在活動,可是他一點都不關心,“他們能弄點水出來才好,勞資省多少事。”

李永生更忙了,依著李玉峰探查出來冰系寶物位置,應當在地下十裏之外,取寶之類的不考慮,想要弄個足夠大的冰洞,也需要一段時間。

不過這個吧,有道宮幫忙,估計很短時間內就能完成,但是他必須盡快地設計出來陣圖,弄一個足夠長久、供應量足夠大的冰洞。

這種依照地形設計的陣圖,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弄出來的。

現在他在中修院的講課,全委托給任永馨了,物資分配的事兒,偶爾還需要依蓮娜幫忙。

不過依蓮娜對此很有興趣,胡畏族講究的是適者生存,赤裸裸的叢林法則,從來沒有這種救災機制,她很有興趣學一學,同時,她覺得能幫助一些可以幫助的人,也很快樂。

當然,她不會忘記提醒李永生一下:你叫我來,不僅僅是為了救災吧?

李永生心裏委屈得跟什麽似的,他當然知道,自己此來是為了找永馨,但是遇到這種事情,他能束手不管嗎?

終於,這一天,他設計完了陣圖,也測試過了,只等一天之後,洞裏的工程完工,他就可以制造冰洞了。

於是他又來到了中修院,散了一圈糖果之後,開始講述《趙氏孤兒》。

他以前講述的趙氏孤兒的故事,已經流傳了出去,半大孩子們的記性很好,聽了故事之後,四處傳播——反正又不是說書,不需要講得太嚴謹,差不多就行了。

這個故事裏,有個容易令人詬病的細節,那就是程嬰用自己的兒子,替換掉了趙氏孤兒,這個細節,在後來的地球界,被無數聖母粉痛斥。

但是李永生認為,這不是什麽問題,評價一個人做的事,要放到當時的人文環境下考慮,放到時代的大背景下考慮——嶽飛真的是阻止民族融合的罪人?這不是扯淡嗎?

類似的還有“殺妾饗士”的典故,張巡鎮守睢陽,抵抗安史之亂的叛軍,城中糧盡,他殺掉小妾給將士們分食。

很殘忍是不是?簡直是泯滅人性有木有?

但是在唐朝,小妾的地位極低,相當於私人物品,比張巡的愛馬的地位,高不到哪裏。

放在當時的環境下,可以說張巡這個人,確實極端了一點,但他的目的是為國守城,正如他所言,“諸君經年乏食,而忠義不少衰,吾恨不割肌以啖眾,寧惜一妾而坐視士饑?”

——我恨不得割自己的肉給你們吃,怎麽會憐惜一個小妾呢?

李永生不認為程嬰做得有多麽不對,但是他在講述的時候,也著重指出,“有人說”被掉包的,是程嬰自己的兒子。

這個細節,有些中土人也接受不了,因為他們是非常看重家族傳承的——為什麽要拿個兒子掉包呢?換個女兒不行嗎?

這細節有點爭議,但是所體現出的忠義,又是中土國願意強調的,再加上公孫杵臼死了,程嬰忍辱偷生,大家聽得也非常期待。

當屠岸賈伏誅,趙氏大仇得報,大家就習慣性地認為,這個故事該完本了,再講下去就是注水了,結果李永生又掛個鉤子,給趙氏制造了一個裝逼打臉的小橋段,說下回才完本。

今天就是最後一講,小橋段一筆帶過,重點說的就是程嬰為趙武行冠禮之後,來到公孫杵臼墓前,直言我終於做完了該做的,可以去找你了。

這個結尾,深深地震撼了聽眾們。

正好益州府教化房言德室,有一名王姓副室長來了解旱情,來中修院旁聽一下,這樣的結局,聽得他熱血澎湃,心說這個故事,我回去一定要匯報給教化長,真的值得推廣啊。

不過第二天,他就聽到了更令他震撼的消息,東南的山上,道宮開出了一個大山洞,山洞裏清涼無比,人們不但可以避暑,裏面還凝出了水。

冰冷的物事上,能凝結出水珠,這並不奇怪,大家平日裏見得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