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四十九章 夢影如露亦如電 應作入境如是觀(第2/3頁)

熊居士的聲音洪亮爽朗,震得身後的竹葉簌簌作響:“聽說清風要對你講故事,當年的事也有我一份,來與他一起講。”

梅振衣又向慧能道:“大師,難道您一直在蕪州未走嗎?”

慧能微微一笑:“不是上次沒走,而是智詵師兄將要離開蕪州回京,我這次趕來為他送行。恰好聽說清風要講故事,當年的事中也有我,所以也來隨個緣。”

隨先生曾說智詵要等的人十年後才能出生,幾十年後才能來到蕪州,果不出所料,智詵從去年開壇宣講《大般若經》到今年開春,前來聽講的高僧眾多,但他並沒有選中一位合適的住持。智詵是奉旨而來,不能再久留此地了,要回京復命。九林禪院怎麽辦?智詵無奈,留下自己的弟子處寂住持。這位處寂大師俗家姓唐,人稱唐和尚,也是一位得道高僧,智詵眾弟子中最出色的一個,但還不能與隨先生所說的了不得的佛門高人相比。智詵臨行前留下紫金缽,並吩咐處寂住持此寺以待來人,他本人也還會再來,慧能聞訊又一次趕到蕪州送行。

與慧能閑聊幾句,也印證了隨先生當日所言不虛。這時清風道:“閑話少敘,梅振衣,你既然來了就請入坐罷,收攝心神靈台清靜,勿懼勿思,如作入境觀。”

梅振衣依言入坐。清風、熊居士、慧能三人對望一眼,點了點頭,同時朝梅振衣伸出一指。講什麽樣的故事有這麽大的陣勢?能讓這三人同時出手!他們發出的是神念,印入梅振衣的靈台中,卻不是簡單的語意交流,不分彼此融為一體,包含的幾乎是無限信息。一個人的心念有限,能同時接受的信息量也是有限的。假如在一瞬間被動接受太多的信息,超過神識所能承載,是會出問題的。打個比方,一秒時間你不可看完一部長篇小說,假如有人用一種特殊的方法,將一部長篇小說的內容瞬間印入你的腦海,會有什麽結果?輕則神經錯亂,嚴重的情況可能導致送命!所以當初熊居士會對提溜轉說:“一千多年的往事,種種仙家玄妙境界,怎麽對你講出來?我若此刻真想對你講,只怕講得你魂飛魄散。”而梅振衣此刻修行到了,才可以聽聞。

三位高人如此“講故事”,也是一種“演法”,而對於梅振衣來說,“聽故事”的過程,也是一種定境修行。梅振衣是什麽感受,又進入了一種什麽樣的狀態?可以換一種方式盡量解釋清楚佛家修行有各種“觀”法。而道家修行也有“觀”法,比如一種特殊的“入境觀”。什麽叫入境觀法?很難直接說清楚,但是感謝科技進步,生活在現代社會的人們可以用一種很直觀的方法去體驗。

去哪裏體驗?去電影院!我這裏介紹一種看電影的特別方法,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嘗試一下,最好是一個人去,不要帶男(女)朋友。看電影之前。首先要注意姿勢,坐在哪裏身體一定要端正不能歪斜,以一種盡量舒適靠坐之姿,以便能長時間保持。看電影的時候,要點就是一個“觀”字,投入的去看就可以了,不要主動去思考議論,也不要去刻意推理劇中情節發展,更不要去自己代入劇中人物。意識融入電影的情節故事中,仿佛你已經不存在,只是那個故事在自然而然的發生,至於被誰聽見、被誰看見並不重要。假如你進入了上述的狀態,等電影散場後回過神來,你會有很特別的體驗。

首先是時間,你會覺得過去了很久很久,假如電影中的情節是十年跨度的話,你也有渡過了十年的錯覺。下一瞬間等你徹底清醒過來,你又會覺得只過去了短短一瞬,仿佛剛剛才坐下,方才只是一個漫長而又短暫的夢境,一部電影一眨眼就放完了。其次是起身離開電影院的時候,很多人會覺得身心特別輕靈,感覺就像電腦遊戲中的敏捷加持狀態,上樓梯的動作都會比平時輕盈許多。當然了,這種感覺不會持續很久。最後還有一個建議,那就是最好不要選擇恐怖片去做此種體驗。

關於現代人如何用便利的方式去體驗“入境觀”就介紹這麽多,言歸正傳,還是說梅振衣此刻的狀態,相信大多數人已經能夠理解了。梅振衣於定座之中,仿佛自身已經不復存在,靈台中,當年的往事自然而然的在發生不知何年何月,昆侖仙境廣袤萬裏,瓊花異草遍地、天材地寶漫野、珍奇瑞獸廣布,卻少見人跡。曠野之中如同無何有之鄉,有一童子飄然禦風而行,他看上去十三、四歲的年紀,神情淡然,身著一襲銀絲羽衣。童子遠遠看見前方高山下有一株參天大樹,天地之間仙靈之氣匯聚,也隨風向那邊而去。等到了近處再看這棵樹,青枝馥郁綠葉蔥蘢,葉片有芭蕉大小,樹冠有千尺余高,根下有七丈方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