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二章 古樹成精張果老 山人疑是呂洞賓(第3/4頁)

梅毅:“那是當然,孫真人不就在府上嗎,少爺何出此言?”

梅振衣:“我沒有冒犯孫老神仙的意思,只是不明白——這是怎麽回事?”

張果連忙解釋道:“這也不是什麽奇事,妖物通靈修行,人間也自有更精妙的修行大道。自古修行有成之高人各俱神通,或騰雲駕霧、或呼風喚雨、或長生不老、或天外逍遙,當出神入化之後,更可成仙成佛。修道有成者,世間稱為仙人,就算未必達到真仙果位,對有所成就者也以此尊稱。”

他的回答也解釋了梅振衣心中的一個疑問,原來府中下人稱孫思邈為老神仙並不是沒有原因,孫思邈是修道的,而且成就不低聲名很大,按習慣都尊稱他為孫仙人,又由於他的年紀很大了,所以又敬稱為老神仙。

梅振衣一指梅毅又問道:“那你呢,我見你飛劍斬妖,淩空過河,就是禦劍飛仙嗎?”

梅毅連忙擺手道:“我自幼習武,早年跟隨吳王杜伏威,學得禦劍術,不過小有所成而已,天資所限,無論如何也無法脫胎換骨踏入大成仙道。”

梅振衣:“那禦劍飛仙,是有的嘍?”無意中聽見“脫胎換骨”四個字又喚起了曾經的記憶,曲正波曾經講過醫家所言修身境界,依次為五氣朝元、易筋洗髓、脫胎換骨、出神入化。

梅毅點頭:“那是當然,想當年吳王在陣前曾遇刺客,就是一位禦劍飛仙,我與眾親兵拼死抵擋,傷亡慘重這才抵住,自今胸前猶留有傷痕。”

梅振衣嘆道:“你真是好功夫啊,連劍仙都能擋得住。”

梅毅:“世人所謂禦劍飛仙,未必是真的天仙,大多是可禦器飛天的高人而已,我雖無此境界,但也可一戰。”

梅振衣有些不解的問:“我今天親眼見你一步騰空就過了句水河,這還不算會飛嗎?”

梅毅:“那是騰空提縱的禦形之術而已,高不過三、四丈,遠不過十數丈,不敢稱飛天。越句水足已,但遇江河之廣,也不能憑空而渡。”

那邊張果道:“梅毅謙虛了,你的禦劍之術已至巔峰,就算修行未到飛天之境,立地與人動手也不懼這世上劍仙。”

梅毅瞄了他一眼:“管家看得很清楚啊,這份眼光不錯,就是太誇獎在下了。”

梅振衣能看出來,梅毅言語之中似乎對管家張果有點看法,擺了擺手道:“毅叔叔劍術高超,我是親眼所見的,原來世上還真有神仙,那麽有菩薩嗎?”

“有啊有啊,我們家既養著仙人又供著菩薩呢!”身旁的谷兒說話了。

“你說什麽?我家?既養仙人又供菩薩,在哪呢,長安嗎?”梅振衣又吃了一驚。

穗兒道:“不在長安,就在蕪州啊,齊雲峰上齊雲觀,敬亭山中翠亭庵,不都是蕪城梅家供奉的嗎?……哦,少爺你還不知道。”

兩個丫鬟你一句我一句的解釋,梅振衣這才聽明白。大約在五十一年前,觀自在菩薩曾經在蕪州敬亭山上顯聖。後來梅振衣的外公柳伯舒就在敬亭山的南山腰,也就是觀音菩薩顯聖之地捐建了一座尼姑庵,供奉觀自在菩薩。前文說過,柳巧娘的嫁妝包括九山一湖,近郊的敬亭山與遠郊青漪湖畔的齊雲峰後來都成了梅家的產業。

就在幾年前,來了一位道士自稱姓呂,號純陽子,自稱能呼風喚雨吞雲吐霧,蕪州鄉民敬為仙人。蕪州最大的豪門就是梅家了,那道人得知梅家小侯爺自幼白癡在菁蕪山莊休養,就跑上門來打秋風。說什麽南魯侯福威太甚,子孫也是非常之人,只有恭奉太上道德真君,方可福壽雙至。他看中了齊雲峰的風水,要在此立觀造福一方,同時也為梅家小侯爺祈福消災等等。

張果做不了主,報到長安侯府,梅孝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,就吩咐菁蕪山莊出錢出地,在齊雲峰的絕崖一側建造了齊雲觀,供奉太上老君,也是大唐追封的太上玄元皇帝。齊雲觀雖然是梅家出錢出地造的,觀主卻是呂仙人,一切等於是他的私產。如今翠亭庵與齊雲觀都是在梅家的地盤上開的場子,菁蕪山莊每年供奉燈火香油錢各百兩白銀,所以谷兒說梅家既養著仙人又供著菩薩。

姓呂號純陽子?梅振衣心念一動,這人不就是呂祖呂洞賓嗎?傳說中的八仙之一呀!想到這裏又突然看了一眼張果,八仙中的張果老不就叫這個名字嗎?難道他就是傳說中的張果老?有菩薩跑到山上公開顯靈,呂洞賓是自家供養的神仙,張果老是菁蕪山莊的管家,那何仙姑又在哪裏貓著呢?暈!徹底暈了!

梅振衣的腦袋有點迷糊,不知是余毒未凈還是一時間接受不了這麽多事,閉上眼睛揉了揉太陽穴。一直沒說話的藥童曲振名趕緊道:“梅少爺解毒方醒,需要休息,有什麽話以後再說吧,我看他困倦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