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一十七章 金口移生死 足下掃塵煙(第3/5頁)

金爺爺:“我知道方法,並不難,可惜過於陰損,非我道中人所能為,否則上一次我就已經把它修好了。我不想告訴你,你以後自己會知道的,至於修不修復它,到時候你自己看著辦。……小野,你可以下山了,我也準備閉關回石柱村了,為了等你我已經在正一三山中停留了很久,這地方實在悶的慌。對了,下山的時候注意一點,可能還會有麻煩。”

“麻煩?你說還會有人象澤東他們一樣來試探我嗎?又是你安排的?”

金爺爺苦笑:“這我倒沒有安排,這事怪你也怪我事先沒有想到。你與我那三個徒孫鬥法,勝的太輕松了,一點情面都沒有給他們的師父留,就算是同門之間也不好這樣。本來你的深淺如何我很清楚,你能過關但也不會輕松,這樣皆大歡喜。可我沒想到的是,你居然突然間修為精進,一個照面就全部擺平了。我那些弟子一定會很好奇,會親自出手來試探你的。我想他們不會太過分的,不過你最好有個思想準備,因為你肯定不是對手!你也見識見識,在你之上的高人是如何給你留余地情面的,天下修行人之間的切磋,不是都像你和七葉之間相鬥那樣。”

“修為精進?確實有一點,而且巧就巧在,就在今天淩晨我的境界有了突破。多謝金爺爺您提醒。我想我應該告辭了,過兩天,我再到石柱村來看您。”

澤仁一直等在青石橋上,見我從中正峰下來遠遠的就和我點頭打招呼,仍然是他陪我原路而回。這一路之上我一直在左顧右盼,心想誰會出手來試探我?結果一直走出正一三山都平安無事。難道守正真人猜錯了?他幾個徒弟都挺給面子的?回來的這一路上,我沒有看見一個人,正一門的修行人都躲哪裏去了?也難怪,正一三山太大了,躲在山中某個棚子裏修行,就像操場上撒豆子,掉地下找不著。

回到齊雲觀的時候,已經是下午四點多鐘。澤仁對我說道:“小師叔,要不你就留在齊雲觀用完晚膳再走。大老遠來一趟不容易,也讓我們這些晚輩盡一盡心意。”

澤仁要留我吃晚飯,我當然推辭。上次在這裏我把人家的墻撞了個洞,我的同夥還把人家的廚房給燒了,怎麽好意思再吃人家的飯?再說我現在還著急趕回蕪城呢。澤仁見我不願意留下來,微微苦笑道:“小師叔客氣,我這個晚輩也沒有辦法。我告訴你,現在齊雲觀門外正在掃地的那位道長,就是我的大師伯和鋒真人。出了門希望你心裏有數。”

原來澤仁留我吃飯是個幌子,他是想幫我,那和鋒真人堵在門口等我呢!守正真人沒有猜錯,他的大徒弟果然忍不住要親自試探試探我。我覺得金爺爺很有意思,是指他管教徒弟的方式很有意思。他能猜到和鋒想做什麽,提醒了我,卻不阻止他。澤仁還不錯,請我留下來吃飯,想那和鋒真人總不能掃地掃到天黑去吧?

去就去吧,和鋒要堵我我也沒有辦法,相信他也不會太過分,大不了輸給他就是了。我舉步走出了齊雲觀的大門,澤仁在門檻後面停住了腳步,卻沒有離開,估計也是想看看熱鬧。四點多鐘的時間,遊人已經陸續離開了齊雲觀,但還有不少遊客在附近流連閑逛,欣賞山川美景。在普通人這麽多的地方,和鋒如何出手試探我?我也很好奇。

齊雲觀大門外是一片空地,黃土夯實,十分堅硬平整,兩側兼做旅遊車的停車場。這本來是一處洞天福地,但一旦開發成旅遊景點就不會太幹凈,地上有不少旅客隨手亂丟的廢紙、果皮以及煙頭等,一天下來也夠臟亂的。門外有一名青衣道士,大約四、五十歲的年紀,正拿著一把一人多長的竹絲大掃帚,一下一下的在掃地,掃的十分認真,見我出門頭都沒擡一下。不用說,這就是和鋒真人了。

和鋒真人不跟我打招呼,我也裝作沒看見他,擡腿就向門外走。走過他身邊的時候。他本來是背對著我,此時突然一轉身,一掃帚就沖我腳下掃過來了。見過那種掃大街的竹絲大掃帚嗎?連著把有一人多高,前面的掃面鋪開了有兩尺寬,掃過來還真不容易閃開。這一下來的突然,掃帚雖然拖著地,但擦地無聲,地上有幾個煙頭就像被波浪沖開一樣滾到了很遠的地方。

我覺得腳下的地面在蠕動,有一股力量從鞋底傳來,幾乎要將我推倒在地。我趕緊側身,旋步,沉息,定念,拿樁,再站穩。這道士也不說話,緊接著左右手一換,又是一掃帚向我腳下掃來……

知道《洛神賦》中有個成語叫淩波微步嗎?後來金庸老先生寫入武俠小說中成了一種輕功。而我此時的感覺就像在看不見的波浪上行走,左騰右閃,以避免地面上傳來的那一波一波的力量將我掀翻在地。我已經在施展法術了,就是禦天下大塊之形的神行之法。當然我的目的並不是要跑的多快攀的多高,而是盡量要“定”住腳下的地面,好讓自己站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