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14章 陸大勇要撬墻角

對陸大勇這個話,劉偉鴻有點不好答復,總不能附和著陸大勇,說他是“井底之蛙”吧?根據劉偉鴻的了解,京華作為我國歷史上和現階段名氣最大的城市之一,所擁有的經濟實力和發展速度,確實和它的政治地位以及歷史名氣,不是那麽吻合。現在的發展,已經落後於其他好幾個副省級城市。

在劉偉鴻曾經經歷過的另一個平行世界,如今在陸大勇嘴裏“不值一提”的大寧市,在後來更換了省委書記和市委書記之後,猛然發力,奮起直追,發展速度被稱為中西部第一。單就發展的速度和城市競爭力而言,也超過了京華市。

甚至於就在江南省內,也有兩個地級市後來居上,在發展速度和經濟總量上面,超越了京華市。作為老牌大城市,江南王氣匯聚之地,京華確實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尷尬。

至於政治地位,以及在大佬們眼中的重要程度,京華也被其他後起之秀擠了下去。就劉偉鴻所知,歷任江口市委書記和市長,除了出問題的,其他幾乎都走上了更高的崗位,主政一省的封疆大吏不少。在培養後備幹部在這個方面,京華更是遠遠不能和江口相提並論。

當然,瘦死的駱駝比馬大,陸大勇由楚南省非常委副省長調任京華市長,依舊算得是破格重用。據說當初劉成勝向中央推薦陸大勇繼任京華市長的時候,曾經遇到不少的質疑甚至是反對意見。

部分中央領導同志質疑,陸大勇從未主持過特大城市的經濟建設工作,以前在楚南的時候,青峰地區與浩陽地區,首府所在地,不過是縣級市罷了,與京華這樣全國著名的特大省會城市,完全沒有任何可比性。言下之意,陸大勇就是個“鄉下人”,“基層幹部”而已,可能更加適合搞農村和中小城市的工作,讓他出掌京華市,是不是有點兒戲了?

這些反對的意見,劉成勝也沒有向陸大勇隱瞞,全交了底。

之所以中央最終通過了這個任命,關鍵還在於劉成勝前江南省委書記的身份。對於江南省的幹部配置,劉成勝有一定的話語權。劉成勝力挺陸大勇,其他中央領導同志都得好好掂量掂量。當然了,這也是因為劉成勝現在處於中組部長這樣顯赫的職務之上,一般的前任省委書記,可也不好對江南的後續重要人事安排指手畫腳呢。

但這個任命帶給陸大勇的,除了被重用的驚喜之外,更多的是壓力,如他自己所言,戰戰兢兢,如履薄冰。

部分中央領導同志的質疑,不是沒有道理的。陸大勇以前,就是沒有搞過大城市的管理嘛。面對著這樣一個全國知名的大都市,面對著一群“如狼似虎”的競爭對手,陸大勇焉能安得下心來?要是搞不好,可就愧對劉成勝的信任了,於他自己今後的前程,也大大有礙。

這還只是經濟建設這一個方面的壓力,至於班子建設,幹部隊伍建設方面的壓力,只有更大。雖然劉成勝是前任江南省委書記,在江南有著自己的班底和人脈,然而這些班底,卻不一定能為陸大勇所用。陸大勇不是省委領導,甚至連市委書記都不是,只是京華市市長,要利用劉成勝留在江南的班底和人脈,談何容易?壓根就沒有這個威望嘛。

不過這個方面的內容,陸大勇暫時不會對劉偉鴻提起。

“陸市長,凡事要一分為二的來看吧……我個人覺得,除了橫向比較,也需要進行縱向比較。和全國其他主要大城市比較而言,京華確實不占什麽優勢。不過自己和自己比較,現在和以前比較,只要一直在進步,而且進步的速度能夠跟得上全國的平均速度,那也是很不錯的。”

沉吟稍頃,劉偉鴻安慰道。

他對京華市的情況,沒有太多的深入研究,一時三刻,也不能給出什麽建設性的意見。

陸大勇說道:“話是這麽說,但這心裏,總是不踏實。我也仔細分析了一下,地理位置上,緊挨明珠,是京華最大的尷尬之處。”

語出驚人。

“明珠無論在城市規模,工業程度和商業化程度上,都要遠遠超過京華。兩者之間,挨得那麽近,明珠又有海港的優勢,還有國家扶持和政策傾斜的優勢,大的客戶,大的投資商,首選就在明珠,基本上都被他們拉過去了。而京華作為省會城市,特大城市,在勞動用工,物價這些方面,相對明珠而言,又沒有特別的優勢。城市競爭實力,要差很遠。長此以往,京華有可能淪落為明珠的衛星城。”

陸大勇擔憂地說道。

這也是事實。

劉偉鴻想了想,說道:“老領導,你說的這些情況,是客觀存在的事實。不過也不是絕對的。城市發展,硬件固然很重要,地理位置固然很重要,但軟件也就是管理方面,更加重要。怎樣打造一個寬松的投資環境,制造一個公平競爭的機制,才是真正的要害。京華和明珠相比,是有不如之處,用工方面,物價方面的優勢不明顯,但總歸還是有一定優勢的。而且是省會,號召力還是不低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