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92章 各執一詞

李學智忽然開口質疑慕新民,出乎大家的意料,但略一深思,似乎又在情理之中。

李學智是去年七月底,接替米克良出任林慶縣委副書記的。年紀不是很大,四十歲出頭的樣子,來林慶之前,是地委辦公室的副主任。

朱建國和劉偉鴻鬥倒以米克良陳文東為首的本土勢力,陸大勇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,可以想見,他將李學智放到林慶縣來擔任縣委副書記,自然算得是心腹親信。朱建國雖然走了,李學智維護劉偉鴻,也說得過去。

誰知道劉偉鴻是不是也和陸大勇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關系?

慕新民望了李學智一眼,似乎對他這個時候“跳出來”,早就在意料之中,淡然說道:“學智同志,看問題不能單看表象,要透過表象看本質。當然,我也不是說劉偉鴻同志就犯了路線錯誤。他畢竟比較年輕嘛,少不更事。二十來歲就擔任區委書記,缺乏必要的經驗,那我們縣領導,就有責任和義務指點他,幫助他,防止他繼續犯錯誤。夾山區一邊吃著縣裏的財政飯,一邊向上面伸手要錢,要扶貧資金,還搞了銀行貸款,結果呢?他卻把這個錢都發給了幹部。這樣子肯定不合適!”

鄧仲和皺眉說道:“慕書記,話不能這麽說。夾山區確實是享受了財政轉移支付的待遇,也確實從上面要到了扶貧資金,但他們也沒有亂花這筆錢。飼料廠和機械廠不都建起來了嗎?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。這兩個工廠的效益非常好,這個可以去調查。劉書記前不久跟我談過,從明年開始,夾山區就能實現自給自足,不再需要縣財政轉移支付了。他還計劃要擴大飼料廠和機械廠的規模,爭取更大的盈利。他們以前做過一個夾山區經濟發展的五年規劃,計劃在五年之內,夾山區做到村村通公路,通過大力發展種植業和養殖業,讓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群眾脫貧。堅決摘掉國家級貧困鄉和省級貧困鄉的帽子。這個決心可不容易下。不瞞大家說,一開始,我對他們這個五年規劃也是持懷疑的態度。夾山的底子太差,基礎太薄弱,這是大家都清楚的。五年之內要做到村村通公路,讓百分之八十的群眾脫貧,難度很大。但是現在看起來,卻很有希望。夾山區今年一年的發展,完全超出了我的預期。所以,我覺得夾山區的發展思路,是正確的。至於說到對先進單位和個人的獎勵,我也了解過了,完全是出自飼料廠和機械廠的盈利,並沒有加重群眾的負擔。而且只是很少的一部分盈利拿出來做獎金。慕書記,同志們,還有一個事實,我也想告訴大家,夾山區的總結表彰,沒有劉偉鴻同志自己的名字,他一分錢獎金都沒拿。因此,就算夾山區的做法比較激進,大方向我們還是要肯定的。做出了成績,就應該獎勵。這樣一來,今後幹部們才更有幹勁。在這樣的事情上批評他,我覺得很不公平!”

徐文浩和孫文閣都有點詫異地望了鄧仲和一眼。

傳聞中,鄧縣長對劉偉鴻是很不感冒的,劉偉鴻不止一次地頂撞過鄧仲和。在某次書記辦公會議上,鄧仲和還提議讓劉偉鴻和米克良當面“對質”,挑起“事端”的意圖十分明顯。徐文浩與孫文閣都是親眼目睹的。

但現在,鄧仲和卻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,完全站在了劉偉鴻的立場上,竭力為劉偉鴻辯護,態度之激進,遠在李學智之上。因何如此,著實讓人頗費思量。

徐文浩雙眉微微蹙了起來。

鄧仲和的態度轉變太快,幅度太大,徐文浩完全沒有想到,需要仔細考慮一下,為什麽會這樣。難道,鄧仲和得到了某種暗示?

朱建國忽然調離,升任省城組織部長,大家原以為這頂縣委書記的烏紗帽,順理成章的會落在鄧仲和的頭上。不料事到臨頭,卻是慕新民大老遠的從省裏跑過來,摘走了這個大桃子。鄧仲和的郁悶可想而知。

徐文浩基本清楚,鄧仲和之所以能成為全地區最年輕的縣長,主要是搭上了前青峰地區地委蔡書記的線,獲得了蔡書記的賞識。青峰地區“意外分裂”,讓鄧仲和頓失靠山。蔡書記鞭長莫及了。這大概也是鄧仲和兩次競爭縣委書記兩次失利的主要原因。

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。既然蔡書記指望不上了,為了自身的前途,那就必須改換門庭。那麽在浩陽地區,還有誰的大腿最粗呢?當然是地委書記陸大勇了。

盡管還不清楚劉偉鴻是否和陸大勇有很深的糾葛,但也不排除這種可能性。真要是有那種不為外人所知的內在關系,朱建國調離之後,陸大勇給鄧仲和某種暗示,讓他關照劉偉鴻,那是極有可能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