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7章 一把手的氣度

雖然說,劉書記前不久做出來的那個五年發展規劃,大家都不怎麽相信,但起碼對劉偉鴻的新思維算是有了個認識。這個人,腦袋裏是裝了些他們不明白的事情。

且看劉書記有什麽高招。

“目前,我國處於一個高速發展的時期。作為一個傳統的農業大國,有句話叫無農不穩。就是說我們必須要重視農業、農村和農民的發展,這是社會穩定的基礎。但我們要富裕起來,尤其是要快速富裕起來,單單依靠農業一條腿走路,是遠遠不夠的。還有一句話,叫無工不富。我們夾山區,不但要加大農業方面的發展,在工業上也不能無所作為。我們必須辦企業,走出去,才有活錢。這是最基本的前提。我想這一點,大家都應該明白吧?”

劉偉鴻端起茶杯喝了一口,慢慢說道,神情很是嚴肅。在他年輕俊朗的臉上,流露出深謀遠慮的神色。

大夥又相互對視起來,神情略略有些迷惘。

劉書記說的是這個道理,但在夾山區搞工業企業,卻是從來都沒人這麽想過的。夾山區底子這麽差,地方這麽偏僻,有什麽搞工業的條件?

單是通往縣城的那條路,都已經足以令英雄氣短了。

“我知道,大夥都有點擔心,咱們夾山區的基礎太差了,要交通沒交通,要資金沒資金,要技術沒技術,完全沒有一點搞工業的基礎。如果大夥去過江口市,可能想法就會變了。八十年代初期,江口不過是個小漁村,成立特區不到十年,現在已經具備國際性大都市的雛形了。再過幾年,這個國際性大都市就會徹底成形。所以,沒有什麽事是不可能的。關鍵是我們有沒有這個決心去做!”

劉偉鴻很堅定地說道。

“書記,你說的很有道理,但是……我們夾山,能跟江口比嗎?江口有地理優勢,有政策優勢,也有資金優勢,這些,都不是我們能比得上的。”

熊光榮點起一支煙,抽了兩口,沉聲說道。

對於劉偉鴻剛才斷然打斷他的發言,熊光榮心裏還是有點生氣。不過聽了劉偉鴻的話,他也覺得是那麽回事。種藥材確實不如種棉花那麽令人放心。

“所以說,我們要想辦法改變。”劉偉鴻說道:“這一百萬,就是我們的啟動資金,是我們用來下金蛋的第一只母雞,這筆錢,不能隨便花掉了。每一分錢,都必須用在刀刃上。等資金到賬之後,由我親自管理,任何一筆支出,都必須有我的親筆簽字。這一點,財政所那邊要切實注意。如果違反了這個規定,那是要追究責任的。”

說著,劉偉鴻的眼神,落在了財政所長的臉上。

財政所長情不自禁地點了點頭。

熊光榮臉色又是微微一變。

根據黨政分工的原則,財政上的事情,是直接向他這個區長負責的。劉偉鴻這個規定,要算是有點“蠻橫”了。但這筆錢卻是劉偉鴻搞到的,別人誰也沒有半分功勞,他又是區委書記,一把手,要做出這樣的硬性規定,熊光榮也找不出反對的理由。

張賢福說道:“請問劉書記,你打算搞個什麽工廠呢?”

“第一,我們要辦個飼料廠。除了種植棉花,農民增收的另一個重要來源就是養殖。生豬養殖、肉羊、肉牛、肉雞的養殖,都很重要。這個東西,不一定要集中起來,可以分散搞。每家每戶,甚至具體到每一個成年男女勞力,都能養。三頭五頭不嫌少,十頭八頭不嫌多。全區這麽多人家,家家戶戶都養幾頭豬,幾頭牛羊或者是二三十只雞鴨,加起來,數量就多了,規模很可觀。單純依靠傳統的養豬方法肯定不行了。傳統的養豬方法,長膘慢,出欄時間太長。一只小豬仔,從年頭喂到年尾,全部吃青飼料,不吃一點復合飼料,一年下來,也就百十來斤,不劃算。花費的人工也是不少,一個農村婦女,可能最多也就是養兩三頭豬,就累得不行,基本上幹不了地裏的多少活了。這個不行。這樣下去,養殖業肯定發展不起來。所以,方法要改進,豬種也要改良。要引進肉豬和肉牛,這個,要請農技站那邊牽頭,把這事辦好。吉昌同志,這個事情,就請你去落實!”

劉偉鴻隨口吩咐分管農口的副區長馬吉昌。

劉書記本就是學農的出身,這些東西說起來頭頭是道。

馬吉昌四十幾歲,也是本土幹部,暫時還不是區委委員。

實話說,劉偉鴻到任未久,前段時間不是下鄉就是出差,和兩套班子的成員交道打得並不多。所謂威望,壓根就未曾建立起來。但在這樣的場合,這樣的氣氛之下,馬吉昌是斷然不敢頂撞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