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3章 一抓一放(第2/4頁)

此刻,梁辛已經變成了一個泥人。

他進入乾山大約有五六天的功夫了,無時無刻不在施展著潛行術,把自己變成一條大蛇,小心翼翼的爬行著……

中土之上修天門宗林立,各門各派都有自己的護山大篆,其中蘊含的道行法術也各不相同,威力差異極大,但運作的道理都大同小異:只對外不對內,殺敵人,對自己人和鳥獸蟲豸卻不聞不問。

護山法陣能夠分辨敵我,是因為在陣法中,有一重專門用來探測的法術,被稱作‘陣須’,取得是大陣的觸須、觸角之意。

‘陣須’遍布或者籠罩著整座大山,時時刻刻查探著山中的動靜,對方是否有威脅、是否要被轟殺,全都要靠‘陣須’來判斷。說穿了,它就相當於護山法陣的眼睛。

相當於眼睛,卻不是真的眼睛。

‘陣須’不是活物沒有智慧,而是一道復雜之極的法術,或者說,它代表著無數的條件,其中包括山中萬物體內的靈元波動、移動時的震動、甚至情緒的變化、血液流動的速度、周圍環境的認可等等,只要其中有一個條件相悖或異常,‘陣須’就會示警,繼而陣法中蘊含的諸般神通都會轟殺而至。

這些事情都是在篷滂小境時,秦孑解釋給他聽的。當時梁辛聽了個目瞪口呆,大祭酒明白他的想法,曾笑言:“護山大篆,顧名思義是要用來守門宗、護基業的,要是不能分辨敵我,不能分辨是壞人上山還是松鼠搬家,一經發動不問青紅皂白,胡亂打殺,哪豈不是變成了燒山大陣!”

‘陣須’很像修士的靈識,只不過它還要更細膩,更準確。

只要能騙過陣須,就能潛入護山大篆之內。

如果在去年,就算他學會了潛行秘術,也休想能夠騙過乾山道的‘陣須’,可現在,梁辛先後在大海中、小眼內兩次突破天下人間,身法早已不可同日而語,潛行術自然也隨之提高,施展之下,他就是真真正正的‘老鼠’或‘長蟲’!

何家的潛行術,讓梁辛在‘陣須’的眼裏變成了一條蛇,既然是蛇,就肯定不會飛不會跳,也不可能跑得太快,可東海乾山連綿百裏何其廣闊,蛇子梁辛沒有別的辦法,也只有耐下性子,在深山老林裏一丈一丈仔細搜索,期盼著能找到些異常之處……

梁辛渴了,要找水喝。

正值春夏交際,雨水充足,乾山境內水勢充足,爬不多久就聽到了嘩嘩的流水聲,擡頭一望,前方不遠處有一條丈余寬的山溪,正白浪翻花,歡暢地流淌著。

梁辛大喜,加快速度奮力攀爬,到了溪水跟前,湊過嘴巴剛喝了兩口水,突然瞪大了眼睛!溪水下面……有個道士。

道士年紀不大,二十四五歲的樣子,一身寶藍色的長袍,道髻高挽背負長劍,全身都浸在溪水中,正仰面朝天逆著水流慢慢遊動。

正趴著喝水,突然從下面漂過一個人來,梁辛嚇得差點被嗆到,也幸虧他對身體的控制極強,這才沒壞了身法。

年輕道士也明顯嚇了一跳,險些就從水底跳出來,他有靈識護身,周遭的一舉一動都逃不過他的監視,可是在他的靈識裏,明明是一條蛇爬到溪邊,落在眼中卻變成了一個大活人。

兩個人大眼瞪小眼,誰都不敢輕舉妄動,年輕道士繼續逆流遊動,梁辛則跟在岸邊緩緩隨行,僵持了一陣,兩人各自心驚。

藍袍道士人在水中,可遊動之際,不曾掀起一絲水紋蕩漾,在梁辛的感知裏,他根本就是一汪水,混在山溪中不著痕跡。

至於梁辛的身法,就更不用說了,藍袍道士現在腦子裏亂成一團了,他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應該相信眼睛,還是應該相信靈識……

很快他倆心裏都明白了,對方和自己一樣,都是偷著潛入東海乾的。

還是道士最先有了反應,對著梁辛擠了擠眼睛,身子輕輕一轉,由逆流而上該做順利而下,方向上,他從進山變作了出山。

梁辛會意,肌肉抖動間也掉了個頭,跟著水裏的道士,一起向山外爬去。

從正午時分到月上中天,兩個人花了七八個時辰,才一前一後離開了乾山道的護山大篆,藍袍道士自水下一躍而起,跳到了岸上,他從溪下裏鉆出來,可身上卻不掛一滴水珠,夜風拂過道袍飄擺,很有些得道高人的氣韻。

兩個人互相點點頭,幾乎同時向著遠處一指,身形縱躍,又跑了這一陣,直到確認遠離了乾山道的監視範圍這才站住了腳步。

藍袍道士打量著梁辛,仔仔細細把他從頭看到了腳,終於確認梁辛是人不是蛇,口中嘖嘖稱奇:“想不到,還有這般身法!天下哪還有你去不得的地方!”說完他頓了頓,才問道:“你是誰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