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4章 八字戒訓(第2/3頁)

看大風水,有一個重要的前提條件,就是要身處局外。

就好像要觀測河流,就必須得在岸上的高點。如果勘測者也在河中,身隨水流,很難得出準確的結果。這便應上了一句俗語:當局者迷,旁觀者清。

可這個道理說著簡單,實現起來卻困難,大風水指的是天地靈元的走向,整座中土都在這些靈元的覆蓋之下,只不過濃度有別,想要置身於局外去勘測它們,談何容易。

而‘通天眼’,指的便是中土間,永遠恒定,無論風水如何變化,也不會受到影響的位置,如果風水師能夠找到這個位置,天下風水變化盡收眼底!

莊不周盡量把‘通天眼’解釋明白,可梁辛還是一頭霧水,苦笑著搖頭:“兩位掌櫃的還是直接往下說吧!”

莊不周趕忙拉進正題:“我師父曾經問過那頭鬼,究竟哪裏才是通天眼,那個鬼回答:東海之濱,在日出時第一線陽光的映射之處!”

日出之地,亙古不變,就算中土毀滅,太陽也照樣升起,所以每日裏第一線陽光投射的地方,實際上便是日出之地投映在中土上的坐標!

日出之地不會變,那這個坐標也不會變,所以這個地方,便是一處‘通天眼’了!

莊不周刻意壓低了聲音:“我師父找了許多年,終於確認,這個‘通天眼’,就在乾山臨海的一處峭壁上!”

可惜劉半仙雖然確認了‘通天眼’的位置,但乾山是道家重地,豈容凡人隨便窺探,劉半仙始終也沒能親自到‘通天眼’去看一看,引以為憾,到老至死也常常念叨不休,由此黑白無常也知道了這個事情。

梁辛長長的吐出了一口悶氣,轉頭望向了石林指揮使,沉聲道:“這次……事情大了!”

石林臉色陰冷,緩緩的點了點頭!

乾山的案子,在脈絡上終於清晰了:

國師通過無數項工程,改變了天地靈元的走勢;

修真門宗、洞府受到了影響,靈元稀薄之下修煉進度緩慢;

正道修士都被拖慢了進度,不由得五大三粗不重視,便在東海乾的通天眼位置,修建望天台,實際上這座台閣是用來觀測天地靈元究竟發生了什麽變化,又為什麽會變化;

為了避免天下修士的恐慌,五大三粗並未公布真相,大家都還以為望天台是東海乾自己蓋著玩的,實際上,這座台閣的老板是高高在上的八大天門;

國師改變大風水,又不想被修真道發現,幹脆砸掉了半座懸崖,連通天眼一起毀掉了。‘通天眼’的位置,必須是天然造化,現在那座懸崖被人為損壞,第一縷陽光的映射之地,已經做不得準了。時至此刻,梁辛完全確認,兩位義兄是被冤枉的,這件大案的元兇,必定是國師;

東海乾被炸,對於五大三粗而言,不外乎是兩種結果:一是凡間的朝廷要對付修真道;二是邪道中人混入了朝廷。無論哪種結果都是他們不能接受的,所以這一次,五大三粗大動幹戈,不僅邀請天下修士共審嫌犯,自己也派出高手下山,這個態度再明顯不過了:查出真相,出手剿滅;

國師通過某些渠道或者手段,探知了曲、柳二人在苦乃山的經歷,所以才會誣陷他們。國師的目的很明顯,要把這件案子辦成‘私人恩怨’,什麽通天眼望天台,一切都是巧合,曲青石和柳亦殺了南陽真人,怕東海乾發現真相報復,所以才提前動手,炸掉他們。

不久之前,梁辛在銅川時,自瑯琊的口中得知東海乾被炸,做夢也不會想到,事情竟然如此可怕!

不是復雜,而是可怕!這件事的背景太大了!

石林也不避諱黑白無常,沉聲道:“這件事,我已經無能為力了,即便明知兇手是國師,明知國師坑了曲青石和柳亦,明知國師要趁機除掉九龍司……我也無法出手反擊,只能坐以待斃!”

莊不周和宋恭謹對望了一眼,哥倆的臉都灰了,乾山案的內幕,國師和九龍司的博弈,這些事情哪是他們哥倆有資格聽的,石林說的越多,他們倆就死的越瓷實,到了現在,莊不周也豁出去了,幾乎是咬牙切齒的問石林:“我不明白,把你推斷出來的這些事情,在三堂會審時全部兜出去,九龍司不就保住了!”

話音剛落,石林霍然大笑,卻沒有一絲歡愉之意:“改變天下風水的工程,雖然是國師門下主持,但每一項都有朝廷的批文,是為公!曲青石柳亦與東海乾結仇,是為私!炸東海乾這件事,引公而起,修真道便會與朝廷開戰;引私而起,只要砍了兩個娃娃的腦袋,嘿,嘿嘿,九龍司被國師拔掉,朝廷沒事,凡間沒事;九龍司抖出實情,朝廷被毀,凡間大亂……連人間都沒有了,還談什麽九龍司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