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六十七章 傳武(第2/3頁)

“是,也是真仙。”

安伯塵毫不避諱的說出,眼見一旁的圓井宗弟子們一副不明所以的模樣,安伯塵古怪的看了眼李小官,隨後將呂風起的大概事跡說與眾弟子聽。

“伯塵,你講這些做什麽?你瘋啦?璃珠可是從來都嚴禁人提起呂風起,說是這樣有可能讓弟子們生出貳心。”

李小官對安伯塵咬耳說道,神色緊張。

“怕什麽,他們是你的弟子,你要對自己有信心。”

安伯塵拍了拍李小官的肩膀,隨後轉看向紛紛陷入回味的圓井宗弟子們,沉靜片刻,方才說道:“我琉國遭蒙大難時,爾等皆未到明事理之齡。現如今,也是時候將我琉國、匡旗、東界之事告訴爾等,等過些時日,你們的掌門自會和你們說明。”

“。伯塵!”

李小官有些為難的向他使眼色。

見狀,安伯塵不消去問便知,璃珠如今在圓井宗的地位已非同一般,雖無法超過李小官,卻也是一言九鼎的主兒。

璃珠的擔心固然有些牽強,卻也並非不可能。

曾經身為大匡虎狼之王的呂風起,便已經能夠令華雄等一幹天才橫溢的大將歸心,更別說如今已通達梟雄之術的呂風起。呂風起外冷內也冷,卻又矛盾的天生擁有極強的感染力,無需他說太多話,往往一個眼神,一個動作,便能令人傾心。

當年呂風起技傳天下,可是令包括安伯塵在內的大匡虎狼們終身受益,也令道技的歷史在大匡覆滅後仍然得以延續。

從這點上來看,璃珠的擔心似乎又不無道理。

這樣一個站在大匡乃至東界歷史前列的人物,若是出現在圓井宗弟子們的視野中,方天大戟一揮,也不知會讓多少圓井宗弟子倒戈相投。

圓井宗上下,或許也只有安伯塵從未擔心過。

並非安伯塵自視高過呂風起,也並非安伯塵對於李小官信心十足,完全是因為,安伯塵對此毫不在乎。

無論安伯塵,還是呂風起,都是從東界大匡走出的不世之才,心懷匡復東界之志,而這只是小志。呂風起的大志是成就天地偉業,長存萬古,他以為安伯塵也和他一樣,殊不知,他錯估了安伯塵的志向。

至於安伯塵的志向,除了司馬槿外,親近如李小官、無華者,亦不知道。

普天之下,無一知己。

搖了搖頭,安伯塵寬慰的拍著李小官的肩膀,目光掃過滿臉期待的圓井宗弟子,笑道:“我雖非圓井宗之人,卻是爾等掌門的師兄。今日將別,也不知幾時能見,我有一道,有意傳於諸位。”

話音落下,圓井宗弟子們眼中迸射出復雜的光彩,有失望,也有激動。

原先還有幾分吵雜聲的宮廷,也隨之安靜了下來。

不單是宮廷,流沙國,乃至整個西流海,都變得闃寂無聲,靜悄悄一片,先前那股無比肅殺的戰意在安伯塵話音落下時,悄然退去。

“你是在模仿我嗎?”

西流海外,混沌黑海中那座高大的水山上,黑馬黑甲的奇俊男子喃喃低語著,許久沒有露出過情緒的眸子裏,接連閃過譏諷、揶揄以及好笑的神色。

呂風起兩次傳技天下,成就大匡道技歷史上獨一無二的開創者。

平心而論,有呂風起兩次傳技在前,安伯塵就算道技再出眾,槍道再了得,也無法逾越過呂風起這座豐碑般的大山。

“拾我牙慧。沒想到,你竟也會做出這等無聊的事。”

呂風起低垂下眸子,興致寡然,就在這時,一股雄渾而純粹的大道氣息從流沙國方向傾蕩開來,下沉幽冥,上散九天。

“今日吾傳之道,名曰武。此道雖為後天之道,吾卻有志將其刻入周天玄奧,從今往後,天上地下但凡有緣者,皆可習之。”

安伯塵揚眉喝道,在圓井宗弟子們無盡崇敬的目光中,高飛入九霄,以槍為筆,以天河為墨,張口提筆字字珠璣,皆為玄奧。

王宮中,顏小刀盤膝閉目,時笑時哀,口中念念有詞,若有所得。

流沙國邊境,典魁雄踞一座山峰,虎目圓瞪,直勾勾地注視著蒼穹,手中隱約比劃著什麽。

混沌黑海上,李紫龍睜開了那雙終日凝滿憂傷的眼睛,橫槍於胸,印辛、華飛手舞足蹈,其余的一百零八將也是各露奇態,謹守心意,追尋著安伯塵刻錄於天地間的玄奧。

“瘋了,你是瘋了!”

高高水山上,呂風起眼裏的譏諷蕩然無存,取而代之的是震驚,以及惱怒。

他曾經兩次傳技天下,說到底,只是因為這樣做最符合他的利益,也是因為迫不得已。而今安伯塵傳道天地間,不但傳於圓井宗弟子,還傳給了呂風起麾下的一百零八將,更是將其書寫成周天玄奧中的一道,真正的技傳天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