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三章 龍泉坊立白狐(第2/2頁)

“我知道。”

司馬槿頭也不回道。

“紅拂小姐似乎並不擔心卷入眼前的禍事,莫非有所倚仗?”

“該來的總歸要來,擔心又有何用。”

“也是。不過對於伯塵而言,並非全是壞處。”

腳步微頓,司馬槿回頭看向蕭侯,疑惑道;“此言怎講?”

哂笑著,蕭侯負手踱步,走進墨雲樓,看向直插入頂的高大樓柱,嘆聲道:“學習謀略,光憑看書又有何用,若不身入局中,如何能學得上乘的計謀布局。琉京之局,離左二人對弈其間,伯塵只需領悟個兩三成,便可受益無窮。”

司馬槿一怔,面色漸漸冷凝,越過蕭侯,徑直上樓。

“伯塵,你說村裏人知道我們進了白狐書院,會有什麽反應?”

騎在騾背上,李小官昂首挺胸,“白狐書院”四個字咬得極重,生怕一旁的行人聽不到。話音剛落,李小官兀自搖了搖頭,若有所思道:“白狐書院在琉國鼎鼎有名,可村裏的人卻不一定會知道。咦,快到了。”

說話間,兩人已至龍泉坊,聞名江南的白狐書院正坐落於這條街坊。

龍泉坊大多是酒肆茶樓,也有隱於巷陌深處的煙花勾欄,卻是潑皮無賴聚眾之地。至於龍泉坊的由來也有一段不算太離奇的傳說——前唐年間,有書生科舉落第回返江南,想著年近四十卻一事無成,無妻無子,全靠著年過六旬的老母親為富戶做針線活持家度日,供他念書,一時間心灰意冷,便來到一口枯井前。看著滿目瘡痍的井口,回想自己的不幸,書生淚流滿面,意欲輕身。孰料這時從井底傳來一個女子的聲音,說她本是泉中龍女,因為泉水枯竭而道行減退沉睡數百年,今日被書生的淚水喚醒。書生大驚,就聽龍女又說,如若書生將井水灌滿,她便能恢復道行念咒施法,相助書生科舉高中。

書生原本不信,可一想到為他操勞了大半生的娘,索性死馬當活馬醫,從望君湖取水灌入井中,白日挑著水桶來往兩處,夜晚守著井泉對月讀書,唐人皆笑他瘋癡,他卻不管不顧。兩年後,井水盈滿,而就在這時,唐王詔書也至。卻是唐王夢見龍女顯靈,說道國中有大才,正是那挑水的書生,唐王心疑,便傳書生來見。彼時的書生較之從前已大不相同,挑了兩年水,沉著穩重,不理閑言閑語,心胸豁達,舉止談吐不卑不亢,唐王一見傾心,遂講起夢中之事。書生也不隱瞞,將龍女的許諾一五一十說出,唐王奇之當即命人打探,誰曾想原先的枯井已不見了蹤影,只剩一條淡淡的龍紋。

書生填井,日復一日,龍女也信守承諾,將他引薦給唐皇,一步登天。後人為了紀念隱於市井的龍女,便圍著龍紋建了一圈井欄,此地也因此改名龍泉坊。

江南之地傳說頗多,前唐已故,琉國遷都於此也有將近八百載,關於龍泉傳說的真偽早已無法辨別。如今的龍泉坊淪落為勾欄酒肆,可偏偏又在這裏建立白狐書院,卻因創建書院的那位大德曾說過,兩耳不聞窗外事,一心只讀聖賢書,於鬧事讀書學道理,更能歷練心性。

話雖如此,可也需因材施教,從白狐書院出來走出的學子分為兩類,一類是滿腹學識談吐不俗的大才,另一類則是吃喝嫖賭樣樣俱全的庸才,或許只有庸才方能襯托大才,可如此結果和書院坐落龍泉坊不無關系。

拉緊韁繩,安伯塵放慢馬步,擡頭看去,就見街角處矗立著一座陳舊的書院,牌匾古樸暗沉,有意無意將它的資輩凸顯出來。

這時,安伯塵只覺書院門口似有人影晃動,轉目看去,穿著錦衣羅衫的公子哥們一哄而散,隱隱間還夾雜著嗤笑聲。

“一幫小兔崽!”

李小官冷哼道,眸裏卻浮起擔憂。

他行事瘋癲,常常不計後果,可這並不代表他蠢,只不過有些時候懶得動腦子罷了。李小官何嘗猜不到,只要兩人一進入書院,來自世家子們的刁難報復便會接踵而來。

搖了搖頭,李小官看向身旁少年。

就見安伯塵一臉平靜,神采奕奕,全無半絲擔憂。

“慘也,慘也,安娃子這回可是真的一心只想讀聖賢書,其他啥也不管了。”

李小官心中大驚,雙目一瞪,嘟囔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