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361章 道場開張(第2/2頁)

這王姓修士,是在聽說李晚的事跡,以及銅山那邊的李氏道場開張的消息之後,下定決心的,像他這般僥幸成為煉氣修士的人,修煉了許久,還是前期的修為,幾乎已經可以斷定,天資不足,在法道一途完全沒有前途。

這一日,王姓修士與眾同門肆意痛飲,大醉一場,然後便義無反顧地離開山門,投奔李氏道場。

……

另外一邊的清瑤宮,也有身份處境與王姓修士相似的韓姓修士,獨自一人提著長劍,下得山門來。

他回頭望了隱沒在霧霾中的山門群峰一眼,喃喃自語道:“別了……”

像他這樣的人,確定沒有前途之後,有幾個去處。

第一個去處,自然就是留任宗門,做一名庶務執事,從此之後,便不再是弟子身份,而是為宗門之中龐大數量的,為弟子服務的執事。

這一去處是最為方便的轉變,也是許多不舍離開之人唯一的選擇,但卻冗員繁多,競爭激烈,不是人人都能夠獲得這樣的機會。

再說,身為一下從天子驕子的弟子,變成為別人服務的執事了,心中失落是在所難免的,多半是留個修真問道的念想而已,也實在難以說得上好。

第二個去處,是回到凡俗世間,做一位富家翁,或者投效朝廷,建功立業。

然而不論是在朝野還是江湖,宗門對這些外放弟子的監管都非常嚴密,絕不允許運用玄門手段為非作歹,真要論起本事來,還真不一定能夠脫穎而出。

所以,大多數的情況,依然還是郁郁不得志,屈居於凡人之下。

做過了“仙師”、“真人”的宗門弟子,有哪幾個願意淪落到這境地?還真不如第一條了,好歹迎來送往的都是修真界中的修士。

而第三個去處,自然就是外出做個散修,四處遊歷,尋找機緣。

有一些人,就是靠著此法興家起業,成就一番事業的。

然而絕大多數選擇了這條路的人,依舊還是默默無聞,左右不過是多了幾分“窮逍遙”而已。

所謂機遇,也是縹緲如雲的東西,反而遭遇危險的可能遠比第一個去處要大許多。

為了那縹緲的機遇,還有不用聽命於宗門,不用忍受落差的“窮逍遙”,大多數人都成為了散修當中最常見的尋幽客,或者其他遊方散修,過著四處風餐露宿,奔波勞碌的日子。

這樣的日子,深陷其中的人,方才能知其中五味。

“這裏的日子,的確已經過到頭了,再留下去也是白費心機,沒有天賦就是沒有天賦……”

韓姓修士默默想道。

“就到那裏去碰碰運氣吧,學上一年半載的,看看有沒有煉器的天分。就算沒有,聽說那邊經常需要人幫傭,賺取將來遊歷四方所需的盤纏也是好的!”

他倒是把去李氏道場當作了賺取盤纏的機會。

……

同樣的事情,還發生在不少宗門弟子和散修當中。

有人是厭倦了自己四處流浪,漂泊無依的日子,想要學門手藝,過安穩日子;有人是自感沒有修煉法道的天賦,轉投器道,碰碰運氣;有人是把想要找一份作場護衛或者其他執役門客的差事……

當然,這其中也不乏原本就想投銅山拜師學藝,或者想要追尋修真問道之途,但卻無意中一頭闖進來的凡人少年。

可沒有人給他們講解法道和器道的區別,也不知道這道場背後是哪家勢力。

他們只知道,這是能夠修煉的地方。

不同的人,懷著各種各樣的目的,素質也是良莠不齊,倒是讓負責這道場的執事們一陣好忙。

道場新開,對來投之人進行甄別和選拔,是必須的,李晚沒有親自負責此事,因為他已經通過天工坊和銅山盟的關系,雇傭了一批執事過來,暫以銅山作場那邊的收益供養。

等到道場步入正軌,弟子分出資質和水平,也可以進行分流,人手就足夠用了。

李晚這一年以來,最為牽掛的事情,總算告一段落。

“接下來,就是任其運作,源源不斷選拔人才,充實門人了。”

李晚想起,將來自己門下人才濟濟,勢力興旺的前景,也是不由一陣熱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