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360章 重修器經(下)(第2/2頁)

眾人已經知道李晚最近在忙碌的事情,但卻沒有想到,自己竟然有機會參與其中。

烏寧等人不自信道:“我們……我們行嗎?”

李晚微微一笑:“你們不用擔心,這些很簡單的。你們要做的事情,也只是歸納整理而已,其他的,我已經完成。”

聽到李晚這麽說,眾人才生起幾分自信,連忙謝過李晚看重,然後便依命行事。

結果接手之後,他們才發現,各道紋果真已經有了李晚的注釋,這編纂過程,更加是他們趁機學習的機會,不由得都大喜。

這件事情果真不難,十九人,每人分攤一下,也就是三百來個,結果,只花了半個月不到就完成。

烏寧代表銅山作場和記名弟子兩方的眾同門,把編訂的初版交給李晚審閱。

烏寧奉上了初版之後,帶著幾分忐忑,對李晚說道:“我等學識淺薄,若有謬誤之處,還請東主海涵。”

李晚笑道:“無妨,我會看過之後再發出的,你們此次參與編纂的最大任務,也是替我分擔一些繁瑣細致的瑣碎之事,準確和權威方面,自有我保證。”

典籍這種東西,一字存疑,滿篇盡毀,不過李晚自有諸多器道高手知識經驗,花了半個月的時間逐一校正,也順利把它審閱完畢。

不但如此,每個人的謬誤之處,還被他細心地挑揀出來,發回給眾人參詳。

短短一個月不到,整篇《道紋錄》,就大致完成了,李晚把它交給眾門人反復核查,並又發出前、中兩篇,給各方的大師們參閱。

到了他如今的地位,已經無需擔心別人篡奪成果了,別的宗門和大師門下,也各有自己的傳承,無法輕易改弦更張。

當然,這些的前提,是李晚自己已經擁有足夠的身份地位和實力,如果沒有,光靠公眾輿論和大勢的支持,也只是空中樓閣。

大致完成《道紋錄》後,李晚又再繼續進行《法印新編》和《百寶譜》的編纂。

這些更加容易,因為他在這幾年間,早已經整理不少了,此時所做的,不過是回顧總結而已。

各種法印的組成、運用,經典的法寶圖譜,樣例解析……俱都是些繁瑣而又細致的活計。

依舊是自己把它們從《器宗大典》裏面挑揀出來,命門人整理。

只不過,這一次便可以看出李晚的偏心了。

眾人當中,全都能夠參與前、中兩篇的編纂,但是《法印新編》和《百寶譜》兩部典籍的後篇,只有刑青天、刑友天能夠接觸。

眾人失落之余,也已經若有所悟。

這刑家兄弟,怕就是師尊心目中的真傳弟子人選了,自己若想要超越他們,非得更加勤懇不行。

……

日子一天天過去。

天南器道關注李晚的道場建設之余,也時不時打探他的進度,結果卻驚訝地發現,小半年不到,就已經完成大半了。

“這實在太快了,李大師,當真是能人之所不能啊!”

“這東西,他怕是也準備了很久吧,更有可能是古人秘傳?”

“是不是前人心血,我不知道,但是李道友能夠把它拿出來與大家共享,還是值得欽佩的,這是我天南器道之幸啊!”

見到李晚這樣,眾人雖然心中多有猜測,但卻無一例外,紛紛表示稱頌。

有人閱讀過三部典籍的前、中篇之後,發現前篇倒也罷了,就是中篇,對他們這些名師、大師們,都有所啟發。

一時之間,整個天南器道,也掀起了借鑒和議論李晚所編纂典籍的熱潮。

眾人對李晚從何處得到這些典籍的說法眾說紛紜,不過都有一個共識,那就是李晚幾年前前往中州,著實得到了不少的收獲。

李晚也樂得由他們去猜測。

遊歷中州的經歷,一定程度上,已經成為他的護身符,誰也不知道,他在那次遊歷中結識了什麽前輩高人,獲得了什麽神功秘籍,更不知道,他有什麽樣的依仗和靠山。

這些被天南各方大師們借鑒的東西,也成為了溝通的橋梁,使得李晚的人面更廣,自然,從中學到東西的大師們,也需要投桃報李,紛紛交換了一些自己壓箱底的寶貝法門或者寶材回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