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四章 劍回旋(第2/2頁)

孔子雖有大功德於世,也勉強摸索到仙道邊緣,卻不得其法,只在門外摸索。他也曾去周都拜見老子。老子神通廣大,一見孔子,便知自己失了先手,他強窺天機,總算是算出孔子命中注定,有成聖之時,也不願意結下惡因,種下惡果。當即指點了老子一條名路,他欲跳出三界,不在五行,需得積累功德。

孔子得了老子指點,端的是如撥雲見日,他自知自己功德不夠,也不敢多遲疑,便帶著門下賢達弟子七十二人,周遊列國,以求教化萬民,積累功德。其道雖未能到大行於世之時,但也委實積累了不少的功德。

儒家思想,已自成一系,這孔子占了先手,端的事氣運綿長,李隨雲忙於和西方教的兩位聖人爭奪妖族皇帝正統,委實分身乏術,結果讓他以功德證道,成了天地間新的聖人。

孔子成就的聖人之為,卻是開天辟地頭一份。他與其他聖人不同。別的聖人,要麽是道法通玄,要麽是神通廣大,可唯獨這孔子沒有什麽驚天動地的本事,只養了一口浩然之氣——他是眾多聖人中,最弱的一個。

不過螞蚱腿再小也是肉,他雖然是聖人中最弱的,但也使聖人。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,他的地位都要比那些準聖要高地多。最起碼他不是準聖人能屠得了的。

孔子默默地坐在大雪山山頂,面沉似水,他知道自己成功了,心中卻沒有多少興奮。他看得比別人看得要遠得多,尤其是成為聖人以後,他更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。雙方實力的差距太大了,差得絕不是一星半點。他知道自己現在能作的,就是老老實實做人,等待機會,再重新找回屬於自己的榮光。

孔子心中多少有著一絲絲的忐忑之意,在這之前,他雖然摸索到了成仙的規律,可他從來沒有嘗試過從仙人直接跨越到聖人,這中間可不是跨越了一步兩步這麽簡單,他這幾步跨越得太多了。讓他一時間根本承受不了,剛成聖的一刹那,因為它沒有控制好自身的力度,直接將一座山峰化為齏粉。此時的他已經不敢隨便移動了。

孔子身邊,有幾個昊天帝派來的金仙,這五個金仙都是昊天帝的心腹。一直對眾聖心存顧忌,打著自己的主意的昊天帝看到一個新聖人出世,心中如何不喜?他如今只想和對方好好的聯絡一下感情,若對方真能為自己所用,未嘗不是一件好事,在他眼中,孔子就如同初生的嬰兒,對仙界的事情一無所知。只要自己引導得好,他很可能會成為自己最得力的手下。

那幾個金仙得了昊天帝的告誡,著力奉承著孔子,努力拉近彼此的關系。孔子一邊聽著,一邊過濾著這些人的話。

在他落魄的時候,曾經有一個隱士告訴他一句話:“君子之交淡如水,小人之交甘若醴。”對於這些奉承的小人,他並沒有太多的心情搭理,他不明白,為什麽看上去很好的仙人也會這麽勢力,如果這樣的話,仙界和人界又有什麽分別?他感到在他心中,原本異常高大,讓人異常憧憬的仙界高大的形象一下子崩潰了。

為首的金仙看著孔子淡淡皺起的眉頭,輕輕的笑了笑,輕聲道:“孔聖人大概不了解這天下間的事,孔聖人既為聖人,凡事都需小心。眾聖之中,別的聖人還好說,但有一個聖人,您千萬要小心,不要冒犯了他。他的本事最使恐怖不過,無論是聖人還是凡人,只要招惹了他,再無脫身的可能。”

孔子掃了對方一眼,見他們不像是危言聳聽,心中一動,輕笑道:“天下間居然還有這等高人?卻不知道是哪一個,又該如何稱呼?”

為首的金仙苦笑了一下,看了一眼孔子,輕聲道:“我們連他的名字都不敢說,他太恐怖了,無處不在。”

孔子聽罷,再也忍耐不住,現在他向得明白,對方是在危言聳聽,他看了對方一眼,淡淡的道:“說罷,他是誰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