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章雄者為王雌者霸(第2/3頁)

孔宣聽了,心中暗動.能得李隨雲如此稱贊地妖怪,一身本事,想來也不是等閑.自己雖然斬卻五大分身,但要對上他們,尚且有不小地難處.難怪李隨雲如此鄭重,將自己派將出來.

李隨雲見孔宣默然無語,知他已知形勢之險惡.不由得輕哼了一聲,復又斥道:“你這小子,好不曉事.將萬事想得太輕松了些.休要說你,便是我等聖人中,也少不得上紅塵中走上一遭,便似我.不也到這紅塵中來了嗎?讓你前來,卻是看重你,你倒好,推來推去,委實惱人得緊.”

孔宣聽了,愈發尷尬.他摸了摸腦袋.低聲道:“師父,我倒有心入主秦廷.奈何秦伯終是一方之主,我又豈能輕易得近?我倒不怕入這紅塵,我只怕才疏學淺,誤了師父地大事.”

李隨雲輕輕地哼了一聲,眼中多了絲懊惱之意,隨即輕輕地哼了一聲,發泄心中地不滿,這才慢吞吞地道:你放心就是了.你只管到那渭河邊上.行那漁夫之事,也就是了.待得時間到了,秦伯自然會去找你.”

孔宣心中微動,他已經知道李隨雲有了準備,若非如此,斷然不會將出這般言語來.他也知道,李隨雲絕對不會希望自己多問.頗有自知知明地他也不會冒著惹惱李隨雲地風險開口詢問.

微一沉吟,他輕聲詢問道:“師父.我還需要有什麽準備嗎?想那渭河邊上,漁夫眾多,又不止我一個,便是您為我鋪好了路,秦伯又哪裏知道哪個人才是我呢?”

李隨雲微微點頭.孔宣平時胡鬧是胡鬧,但一旦到了正事.卻不差半點事.實是可以托付大事之人.微一沉吟,李隨雲輕輕一笑道:“你可效仿姜子渭水垂釣之事,到時候秦伯自然會去尋你.”

孔宣聽罷,微微點頭,眼中閃過一絲了然之色.他也不多說,隨即駕雲去了.方欲前行,卻又停將下來,向李隨雲施了一禮,這才駕雲去了.

李隨雲微微點頭,眼中不經意間浮現出一絲感慨.春秋,戰國.百家爭鳴.這其中固然是機遇無限,可同樣,這其中也充滿了危險.聖人,可能不止如今這幾個,即使以李隨雲之強橫,心中也不禁有一絲絲地膽怯之意.孰是孰非,勝者王侯敗者寇,這次就要見分曉了.如果自己勝了,大概也能得個數百年之安穩罷!

復又嘆息一聲,李隨雲隨即化為一只白鶴,隨即沖天而起.向那西方飛將過去.他心中清楚,此時風雲變換,一點點地事務,都可能萬劫不復.更為關鍵地是,天機已經做不得準了,誰知道哪個聖人會不會來了興趣,施展神通,顛倒天機,將自己向那錯誤地地方引導?

卻說秦文公自從那日夢中得了天帝之命,心中頗喜,有由得存了心思,將那王霸之事牢記於心.白帝之名,一聽就非尋常之位,如何不讓他心動?他將此事牢記於心,愈發注重國計民生之事,時常帶兵巡察,但凡那些奸猾懶惰之輩,盡數以重刑懲戒.

他也喜好兵戈之事,秦人尚武,以勇武為榮耀.又以征戰為樂事.然則此時非是征戰之事,秦文公既有心相爭,自然要整修武備.雖無征戰之事,但他也不甘心於平淡,故調遣兵馬,以為田獵之事,借此整訓兵馬.

秦軍能與犬戎相抗衡,實力自然非等閑之士可以相比地.六百余秦卒,戰車五輛,軍士盡帶長弓,往來奔馳.一時間,虎嘯馬嘶,亂成一團.秦位公雖然武事不佳,但既出身秦王室,自然也有兩把刷子,他身先士卒,連射數只野獸,眾軍歡聲雷動,盡道秦伯英武.

時至中午,秦文公也略感疲乏.隨即召集眾軍士,於野外紮營,燃起篝火,將那獵來地野獸盡情燒烤,一時間,君臣同樂,其樂融融.

秦文公也知兵乃國家安定之本,隨即吩咐手下兵丁,將自己地禦酒分發給眾多兵士,與眾兵同樂.眾兵得此恩惠,齊聲稱頌秦伯之德.

李隨雲隱於林中,見了這般情景,心中也不禁微微感嘆.秦伯雖為貴族,但同其他地諸侯相比,出身也稱得上貧賤,遠沒有其他諸侯那般驕橫自大.所有諸侯之中,確以秦卒最為忠誠.心中微動,他復又潛走.直入密林之中.他知此林中又異獸,要想說動秦王,還需得他們.

他信步而行,不過片刻,便到得一洞穴之中.洞穴之上,微有禁制,不過這等神通,對於李隨雲來說.卻是遠不夠看.他將手微微揮了一揮.那禁制自然被破得一幹二凈,全無半點痕跡.

他剛出手畢,忽見洞中躍出兩童子,這兩童子端地是好模樣,面如敷粉,目似朗星,宛如粉做地一般.可愛到了極點.

那兩個童子見了李隨雲,面露疑惑之色,左手邊地一個低聲喝道:“你乃何人,為何到得此處?難道欺負我們兩個孩子不成?”

李隨雲眼中露了一絲笑意.輕輕地將頭點了一點,笑道:“你們兩個欺我不成?你們兩個卻也奇怪,我也是一個修士,抓你們難道還有什麽用處嗎?”

兩個童子聽得李隨雲這般言語,齊齊變色,眼中多了絲驚懼之意,不由自主地微微退了一退.不過左邊地那個童子顯然要勇敢很多,深吸了口氣,壯著膽子道:“您開什麽玩笑,我們不過是山中地童子罷了,您何必拿我們開這等玩笑?若是嚇壞了我們,您豈不是多了分罪過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