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八章談天道七聖齊聚,論神通門人爭鋒(第2/3頁)

準提按耐不住,大聲道:“清虛道兄何出此言?豈不聞桀紂失德,故有德者代之?如今成湯氣數已盡,帝王之氣起於西方,周代商,乃是天道。道兄也是有道德之人,為何非要逆天而行?”

李隨雲突然大笑起來,他指著準提,搖頭道:“你開口天道,閉口天道,你知道天道是什麽?你知道天道預示什麽?你能推測出天道嗎?我等雖為聖人,但也不至於萬事明了於心。你只為了口中那虛無縹緲地天意,便將東方子民置於殺戮爭戰之中,你安的是什麽心?”

說到此處,李隨雲猛的住口,卻似想起什麽事情一般,點頭嘆道:“卻是我的疏忽了,我忘了你乃西方教的聖人,而非我東土的聖人。你不在西方教呆著,跑到這裏做甚麽,難不成你以為我東方是你可以隨便指手畫腳地地方不成?你若嫌你西方太平得緊。我不介意讓那邊添點亂子。”

接引長嘆一聲。淡淡的道:“清虛聖人,你也證了那混元道果,怎地說出這等無見地的話來?天下不平之事,人人管得。如今紂王失德,雖不至黎民怨憤,但見微知著

,他已露昏庸之態,成湯六百年氣數已盡,此乃天數。怎可強違。清虛聖人,你善推演天機,難道看不出這其中地端倪?為何要欺瞞這等無知百姓?”

李隨雲仰天長笑,突然聲音轉冷,恨恨地看向對面諸聖,冷冷的道:“見微知著,好個見微知著。便是紂王失德。露出昏庸的之態,但他畢竟未曾做出甚麽惡事,你們既然看得明白,何必不以善言引導?難不成西岐之民便該任由你等驅使。參加一場本可以避免的戰爭不成?”

說到此處,李隨雲心頭愈怒,大聲喝道:“你們回頭看看,便是這幾日,城中有多少人痛哭流泣,你們看看。便是這幾日,這城上添了幾許冤魂,難道這便是你們所謂地慈悲,仁義嗎?若依我看,你們不過是披人慈悲仁義的外衣,行那兇殘暴虐之行地惡人罷了。”

通天聽罷,起身大喝道:“說得好。清虛師弟,你卻說出了我的心裏話。兩位師兄。我只問你們一句話,我東土內部之事。何必要讓外人參與?難道我們同門之爭,還用得著外人來管嗎?”

元始起身笑道:“師弟,你不約束你門下的弟子,又怎怪得外人?想你門下盡是羽毛之輩——你如此不擇弟子,修為心性自然不良——又怎怪得他人出手?你門下弟子之作為,已是犯了眾怒,你不思悔改,卻將此地與我等談論道德,真真是貽笑大方了。”

通天大怒,呵斥道:“你說得是甚話?我門下為羽毛,你豈不是說我也為羽毛?你我同門,我為羽毛,你又為什麽?況我門下弟子也不惹事,只在山中修煉,又有甚麽不妥之處?難不成只許你門下弟子滿山放火,不許我門下弟子點燈不成?”說到此處,他心頭怒甚,便要出手。

這邊女媧娘娘也是惱火,她本為妖族大神,這元始稱妖族為羽毛,那自己又是什麽?她心頭怒甚,冷哼一聲,也站起身來,便要出手。李隨雲眼中精光一閃,急攔住眾人,大笑道:“也罷了,口說無憑,我們終是聖人,總得有點氣度,不能動不動就親自出手。若似這般,留我等門下弟子何用?”

老子輕笑道:“你若讓門下比鬥神通,以證高下?”

李隨雲大笑道:“正是,先讓小輩們一個個地來證個高下罷,至於我等要比鬥,何時不能證個高下?”

元始突然冷笑道:“如此甚好,總要讓人看看什麽才是道德之輩,終不是那些羽毛可以比擬的。”說罷,他也不理會通天,向李隨雲道:“既然是小輩交手,卻不可臨陣賜寶,我等護身之寶是何等威力?若賜了小輩,卻讓人落下口實,說我等欺負小輩,徒惹人笑。”

李隨雲嘿嘿一笑,點頭稱是,又故意扭頭看向通天和女媧,大聲道:“兩位,你們可聽好了,從現在開始,到比鬥結束,可不能將法寶賜了小輩啊,便是借也不成,免得讓對面落下口實。”

元始面色微變,心道這小子果然奸猾,做事真個是滴水不露。也罷了,想我門下弟子之神通,終不至於輸給了對方。

幾個聖人各回本陣,低聲商議不提。李隨雲心中盤算,向眾人道:“我門下孔宣乃是各教二代弟子之冠,若是同門相較,他出手可保得必勝。”

通天看了李隨雲一眼,也不反駁,他知道對方說的是實話,孔宣神通委實不小,若是碰上自己,也能支吾片刻。他思量良久,方才緩緩道:“闡教之中,修為最高的當屬燃燈,如此一來,他卻要讓孔宣對付了……”

話未了,但見對面營中出得一人,正是赤精子,他在那邊耀武揚威的挑戰。

通天眉頭微皺,看了一眼門下弟子,卻見十絕陣剩了幾個天君,卻是:金光陣主金光聖母,化血陣主孫天君孫良,烈焰陣主白天君白禮,紅水陣主王天君王變,紅沙陣主張天君張紹這五個弟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