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一章通天賜寶助殷商,聞仲大起七路兵(第3/3頁)

姜子牙得了這許多助力,心中也自松了口氣,有這許多闡教門下相助,便是相鬥,自己也不輸於那截教門人。他隨即吩咐工匠修築封神台,又有闡教真人送五路神前來,以為督造。

過得數日,又有那文殊廣法天尊門下弟子金咤、普賢真人徒弟木吒兄弟兩個前來相助。如此一來,這西岐復振往日之氣憤,又集城中之兵士,復釋放大批努力,湊得二十萬人馬,居城守備,雖不如殷商之兵士精銳,但也稱得上驍勇。

這聞仲也自了得,自提兵出征,便要行陸路。孔宣曾得李隨雲之囑,力勸其走水路,只以兵不厭詐相對。聞仲也自聽從,行至半途,又有黃花山四將來投,正是那鄧、辛、張、陶四天君。他得此四人相助,實力又強,只道天要亡周,心中愈喜。於路上不斷催促兵丁,恨不得一日便平定西岐。

七路兵馬齊出,或三五萬,或一二萬,或六七萬,各不相同,先是攻略各地,斷西周之根本。一時間,西方風煙四起,求援文書似雪片一般,飛向西岐城中,奈何聞仲親提大軍,駐紮城下,整日裏挑戰不休。讓姜子牙難分兵相助,一時間倒陷入了窘境。

如今這邊大戰,浮雲島上,李隨雲也自心喜,他也不遲疑,便派人到那北地去,卻是囑咐北地的弟子,無論如何,不許一兵一卒相助於西歧。

梅雪宜微一猶豫,勸道:“師父,那伯邑考乃是至孝之人,若是一兵不派,怕是要傷其心,損其名。如此一來,他對我教之作為,怕也有不滿之處,若是日後有什麽變故,反為不美。”

李隨雲聽罷,微微點頭,笑道:“你想得也有道理。既然如此,我門下弟子一個不許出戰,不許相助西岐,只派些老弱殘兵,或是軍中刺頭也就是了,只好做炮灰,於西岐做添頭。”他隨即吩咐三侍女準備行裝,只待時機到了,便到西岐城下,與闡教真人相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