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章北地定邊儲位爭,避禍趨吉躲邊疆(第2/3頁)

姜尚見城堅守如故,心中憂慮之意更盛。幸好周地又添生力之兵三萬之眾,總算保得士氣。兩軍一時間陷入僵持階段。

兩軍彼此安定三五日,忽有人報說北地大將前來挑戰。姜尚急出營看時,但見一將,豹頭盔,異獸吞雲甲,騎一頭烈焰金睛獸,背後一抹披風,猩紅如血,手提一杆大戟,煞氣沖天。來人正是北地名將貪狼。

李隨雲手下弟子,除了孔宣、玄璞、穿山、無牙和雲嵐五個,其余外人盡不知其名。更何況姜尚在那玉虛宮中,只是一味的清修。於天下修煉之人之事,所知甚少,更不相識。

但姜尚擅觀人之術,但見此人威風凜凜,周身煞氣逼人,知道是左道之士,心中微動,回顧左右,隨即點了幾個闡教子弟出陣。不想這幾人本領委實不濟,被貪狼一戟一個。盡數殺了。

如此這般,連戰三十余日,周軍屢敗,雖偶有小勝,也難撼動大局。原本形勢大好,不想這北伯侯崇侯虎心生歹意。欲奪破軍之兵權。他也是不得已,若是再這麽下去,怕是用不了幾天,這破軍就要取自己而代。

一場變亂,各路軍馬混戰,周軍也來湊熱鬧。直殺得是天昏地暗,日月無光,兩軍將士。也不知道有多少忠勇之人身隕。不過周文王姬昌也看得明白,這北地委實強悍,若非崇侯虎自毀長城,勝負還未可知。可若是沒有闡教相助,自己怕是無半點取勝之希望。

大戰終了,崇侯虎滿門遭戮。破軍手下眾兵將雖損失了些虛人馬,但主力尚存,更重要地是,玄璞和袁洪手下的高手都未曾出手。顯露的實力只是冰山一角罷了。故他雖歸順於周,但也不用事事相依。

姬昌心中興奮。隨即召眾臣相見。他也知道手下三個孩子為了這儲君之位,沒少搞小動作。如今自己已起兵自立。少不得要依靠闡教的支持。當即道:“此次定北,全賴諸位地支持。”眾臣盡道不敢。

姬昌見眾臣都面露笑意,心中也知眾臣的小九九,搖頭輕笑道:“這次大戰,我兒姬發督送糧草,勞苦功高。糧草乃全軍血脈,無糧不成。我年歲已大,而儲君之位商懸,正好借此良機,定了此事。”說罷吩咐道:“你可上前。”

姬發心中疑惑,也不多說,便上得前來。姬昌點頭道:“我本想立伯邑考為儲,奈何他仁孝有余,武力不足。如今天下大亂,若要保得乾坤朗朗,還需文武雙全之人。從今天起,你便是我大周儲君。”

眾臣聽了,竟是一聲反對意見也無。蓋因姬發這些年來實力膨脹得委實太快,已是遠超諸王子。伯邑考得了浮雲島修士的指點,凡事也不與其爭競,看似全無半點野心。故群臣盡道其為好人,但都依附於姬發。

如今儲君之位已定,伯邑考身邊僅有的幾個近臣也自知無力回天,有那得了清虛門人指點的,當即出班,言這北地需得王室鎮守。北地疲,正虛仁德之主,伯邑考為人仁慈孝順,又將德政,正好為北地之主。

闡教諸仙聽了,心中暗惱。這北地經此一役,軍卒實力若何,已在眾人心中有了個分曉。如此精銳之士,乃是帝王之業。若是經營得好了,進可攻取天下,退可固守一方。若是伯邑考得了此地,日後誰能保證他不會以此為基業,反攻西岐?若是那般,闡教一場辛苦,為得誰來?

不過這周文王既廢長立幼,心中對伯邑考自然有愧,他也不理群臣反駁,當即留兵萬人,又留了幾員悍將,將其留在此地,鎮守北方。為了讓兒子過得太平,他還將北伯侯之弟崇黑虎調到軍中聽用不提。

周軍回師路上,姬叔乾心中不快,心中深怨父親偏心。若是立伯邑考為儲,他也不會有什麽別樣的心思,奈何廢長立幼,這讓他如何能心平?

他身邊也有幾個修士,卻是西方教下有名地智者,為首一個,名為阿摩羅的便是,他見姬叔乾憂慮,心中微動,以善言勸道:“王子便是有沖天之怒,也沒奈何。您難道沒有看出來嗎,那大王子有心鎮守北地,哪裏是為了分文王之憂,分明是為了躲避災禍。”

姬叔乾大怒道:“怎麽,那姬發得了王位,尚不心足,還要將我等著九十九名兄弟盡數害了不成?若是那般,他不怕遭天譴嗎?”

阿摩羅搖頭輕笑道:“王子不知,那姬發也不需殺太多地人,只要殺了大王子和您也就夠了。需知如今周地能有資格和他競爭的人,除了您和大王子以外,難道還有別的人嗎?大王子為人仁厚,占了長子的優勢,可如今文王廢長立幼,他已無優勢,如今他唯一地敵人,便是勇冠三軍的王子你了。”

姬叔乾看了一眼阿摩羅,居然一下子恢復了冷靜。也許他往日裏地憤怒,暴躁,都是裝出來的。他淡淡的道:“說吧,有什麽好主意,和我也不用這麽吞吞吐吐了。你是我的柱石,沒有你的支持,我又如何能有今日之成就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