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三章只因一女起兵戈(第2/3頁)

紂王見了二人,愁容稍解,苦笑道:“不瞞二位臣工,朕因女媧宮進香,偶見其容貌麗,絕世無雙,自此,三宮六院,無當朕意,晝不能歡,夜不能寐,雖為大王,聊無趣味,如此,將如之何?二位乃是多智之人,必有良策,以慰朕懷。”

費仲聽了紂王之言,面露笑意。眼露精光,搶先奏道:“陛下乃萬乘之尊,富有四海,德配堯舜;天下之所有,皆陛下之所有,何患不得,陛下所憂,小事耳。這有何難?陛下明日傳一旨,頒行四路諸侯,每一鎮選美女百名,以充王庭,何憂天下絕色,盡入王宮,以慰陛下。”

紂王聽罷,心中微動。方欲開言,又醒起一事,沉吟道:“此事必然驚動八方諸侯,朝中大臣,怕是有非議。”

尤渾笑道:“陛下乃是萬乘之主,天下乃是陛下的天下。君言一出,誰敢違背?”紂王大悅道:“二卿所奏甚合朕意,真乃朝之棟梁,大商之柱石。明日早朝發旨

卿且暫回。”隨即命駕還宮。

次日早朝。聚兩班文武,朝賀畢。紂王便問當駕官道:“即傳朕旨意,頒行四鎮諸侯,與朕每一鎮地方,揀選良家美女百名。不論富貴貧賤,只以容貌端莊,性情和婉,禮度閑淑,舉大方,以充後宮役使。”

傳旨末畢。只見左班中一人應聲出奏,俯伏言道:“老臣商容啟奏陛下!君有道,止則萬民樂業,不令而從。況陛下後宮美女,不啻千人。嬪禦而上,又有後妃。今劈空欲選美女。恐民失望!臣聞:‘樂民之樂者,民亦樂其樂;憂民之憂者,民亦憂其憂。’今天下不平,災害頻起,民力疲敝,還請陛下三思。”

此言一出,群臣齊聲應是,盡言不可輕易擾民,勸阻者有之,力言者有之,一時間,朝堂鼎沸,群臣激昂。

紂王見狀,沉吟良久,目視費仲、尤渾二人,不想二人見商容出言,又見臣情激動,一時間也被唬破了膽子,哪裏有膽量冒群臣之忌諱,做那出頭之鳥?

紂王無奈,點頭嘆道:“首相之言,乃老成謀國之言,我已知曉,便罷此事。”說罷,起駕還宮,饒是如此,心中也是老大不痛快。

若是此事就此罷了,殷商也有一線希望,上天有好生之德,凡事大抵上都留一線生機。可又有言,天意不可違,這殷商也是氣數該盡,先是聞仲不聽李隨雲之言,後又有李隨雲起了爭勝之心,更兼朝有佞臣,殷商氣數若想扭轉,實為不易。

紂王八年,夏四月,天下四大諸侯,率領八百鎮朝覲於商。那四鎮諸侯,乃東伯侯姜桓楚、南伯侯鄂崇禹、西伯侯姬昌、北伯侯崇侯虎。天下諸侯,俱進朝歌。

此時北海戰事有變,那袁福通雖連失要地,但身邊又多了不少異人,雖然反攻不足,但自保有余。聞仲身邊雖有真修,那趙公明手掌定海珠,也不知道打殺了多少有道的真修,但急切間哪裏能下得城池,被拖在北海,不得返還。

如今朝中乃是費仲、尤渾二奸把持朝政,擅權作威,眾諸侯少不得先以禮賄之,以結其心。正所謂:“未去朝天子,先來謁相公。”

八百鎮諸侯之中,有那冀州侯蘇護,性如烈火,不通事故,況且鎮守一方,頗具實力,如何將這兩個弄臣放在眼裏,更無一點禮物送上。也是合當有事,那日二奸查天下諸侯,俱送有禮物,獨蘇護並無禮單,心中大怒,懷恨於心,

這紂王自上次欲選美女,被眾臣阻止,心甚不快。這次見群臣聚集,復又有了心思,急宣費仲、尤渾二人問道:“前此二卿奏朕,欲令天下四鎮大諸侯進美女,不想被商容諫止。今四鎮諸侯在此,明早召入,當面頒行;俟四人回國,以便揀選進獻,且免使臣往返,二卿意下如何?”

費仲心中冷笑,暗道蘇護命合該休,急俯伏奏道:“首相止采選美女,陛下當日容納,即行停止,此美德,臣下共知,眾庶共聞,天下景仰。今一旦復行,陛下不足以是取信於臣民,臣竊以為不可!臣近訪得冀州侯蘇護有一女,艷色天姿,幽閑貞靜;若選進宮幃,隨侍左右,堪任使役。況選一人之女,又不驚擾天下百姓,自不動人耳目。”

紂王聽言,不覺大悅,問尤渾道:“卿以為如何?”二奸乃是守望相助之輩,尤渾急道:“費大人所言正合道理。”紂王隨即命隨侍官傳旨,宣蘇護。

蘇護入見,只道商王有要事相商,不想竟是獻女入宮之事,不由得勃然作色,亢聲而拒。你道為何?蓋因一入宮門深似海,宮廷之事,最是復雜不過。蘇護身為一鎮諸侯,怎肯將自己女兒送入這險地?

紂王好言相勸,蘇護只是不從,不想激怒了紂王,便要喝令左右將其推出斬殺,又有那費仲、尤渾出面,好言相勸,只要將女獻上,便可免得一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