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四章初定章法同旁觀(第2/3頁)

除了鴻鈞,值得自己選擇的靠山,也只有那幾個聖人了。元始和老子明顯是不成的,他們在天庭的實力已經夠大了,再大就要奪了自己的位子了。自己就是在沒有靠山,也不會投奔他們。更何況自己之所以要找靠山,目的也是對付他們兩個。難道要找要對付的人做自己的靠山嗎?

至於通天,昊天帝倒是有心讓這個強大的存在做自己的靠山。可前提是襄王有意,神女無情。人家壓根不屑搭理這個名義上的小師弟。這也難怪,通天在聖人中是出了名的高傲。他執掌截教,實力又大,門人又多,進則可爭人族之道統,退可以固守一方,何需結盟?

至於清虛道人。他想都沒敢想。人家是什麽身份,是什麽性格?又怎會和他這個沒有多大實力,連自己老窩都整理不好的家夥結盟?

已經被逼到了懸崖邊上的昊天帝終於開始像西方教地兩個聖人靠攏。不過他也知道,自己這麽做實是犯了東方的忌諱,所以他很小心的進行著試探。

西方教對東方的人族一直有著很強烈的欲望。他們也在一點點地試探著昊天帝的底線。雖然提心吊膽,但總還有希望。如今好了,強大的浮雲島清虛真人居然主動流露出結盟的意思,如果有他做強援。對自己來說,那是不可想象地好事。

李隨雲如何不知道昊天帝的心思,兩個人可以說都是被逼到了懸崖邊上的人。不過他更慘,因為無知是一種幸福,而知道命運,卻無力改變,則是一種巨大的痛苦。這樣的事在盤古大神身上發生過一次,他絕對不希望看到第二次。

事實就是那麽殘酷。打天下容易,守天下難。一旦闡教擊敗了截教和清虛一脈,他們自然在人族實力大張。可他們偏偏沒有守住人族的本事,以至於讓西方教趁虛而入。

輕輕甩了甩腦袋,李隨雲長出了口氣,開始和昊天帝進行漫長的談判。兩個人已經明白了彼此的心意,自然不會再有什麽問題。不過在結盟問題和既得利益上。兩個人再次產生了不小地爭執。

李隨雲是個鐵公雞,又是個無利不起早的存在,而昊天帝經歷了這麽久的磨練,也由原本精明的童子變成了老油條,這兩個家夥一個比一個狠,都想將自己的利益最大話。若非這兩個人的目的本就不同。雙方怕是要談崩了。

最終,二人定下了初步地盟約,李隨雲要在昊天帝需要的時候,進行適當的幫助。同樣,昊天帝必須在李隨雲需要的時候,以及他門下弟子需要的時候,動用天庭的力量,為其提供幫助。

這也沒有什麽,不過是守望互助罷了。但令昊天帝不解地是,李隨雲並沒有允諾兩大勢力平分人族的建議。

昊天帝對這個決定顯然十分不滿,他第一次站到了平等的地位,和李隨雲說話:“師兄,人族乃是信仰之源,也是傳遞道統的好地方,更是出供品的地方,你怎麽會放棄?難道你不知道以信仰之力抵消業力,或是凝聚金身,可以事倍功半嗎?若是我等不取,必被他人所取。”

李隨雲面露微笑,搖頭輕嘆道:“師弟,你只看到眼前的利益,卻沒有看到根本。”說罷,他從懷中掏出幾個棋子,把玩道:“你可知道天下大勢?”

昊天帝愕然道:“兄長說笑了。這天下幾大勢力,我還是清楚的。無非就是幾大聖人的實力罷了。至於西方神族,北歐暫時還沒有人打他的主意,而奧林波斯神系,已成你之附庸。除此之外,似乎再無別的勢力了。”

李隨雲輕輕點頭道:“此言不錯,西方神族如何,我們暫且不論。單論那闡教、人教和截教。若是你我將這人族全霸住了,沒有他們容身之地,你說他們會怎麽辦?我們和他們相鬥,便是勝了,怕也元氣大傷,好久恢復不得實力。可你不要忘了,還有西方教在一旁虎視耽耽。”

昊天帝聽得李隨雲提到西方教,心中吃了一驚,他惟恐李隨雲知道自己和西方教的貓膩,畢竟李隨雲最恨和西方教,一旦知道了自己的所為,怕不得和自己立時翻臉,拼個不死不休?

李隨雲大有深意的看了昊天帝一眼,輕聲嘆道:“西方教對我東土之地,一直賊心不死。若非勢不如人,怕是早就打進來了。我們內耗不要緊,但要有個前提,萬不能因為內耗,讓外族占了便宜。若是那樣,我們豈不成了千古罪人?”

昊天帝知道李隨雲多少聽到了點風聲,但他顯然沒有追究的意思。輕嘆了口氣,他皺著眉頭道:“師兄,雖然您心懷慈悲,憐我東土之民,但那三教怕是不會像您這般大度。若是繼續找我們的麻煩,那便如何是好?”

李隨雲眼中閃過一絲得色,淡淡的道:“我們既已簽了封神榜,自然有其中的道理。哼哼,封神一戰,孰強孰弱,便見端的。到時候西方教也當來趟這趟混水,不讓他們吃個大虧,豈不是辜負了這等千載難逢的機會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