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七章唇槍舌劍終相鬥(第2/3頁)

老子看著手上的灰塵,搖頭輕笑道:“清虛師弟卻也古怪,非要在這等事上占點便宜方才罷休。想不到成聖這麽久,還是脫不了小家子氣的毛病。若他只重在旁門左道之術。怕是天道,一生難以窺到盡頭。”

元始點頭嗤笑道:“師兄說得不錯,他也不尋思修為的高低,卻將這等旁門左道把出來顯示,沒由來的降了他的身價。可笑他還不知,尚且沾沾自喜,師兄,待我先與他見上一陣,挫動他的銳氣,再與他理論。”說罷,徑自上前。依法炮制。將那幾張道符盡數揭起。

老子沒有答話,只是看看那幾個尚自昏迷未醒的闡教門人,眼中精光一閃,隨即大喝道:此時不醒,更待何時?”聲如雷鳴。轟轟巨響。

那幾個修士卻似大夢初醒一般,方才回過魂來。一個個睡眼惺忪,尚未脫離迷糊之態。過了片刻,文才回過神來。比及睜開眼,卻看見師傅和師伯在跟前,這幾個慌忙拜倒在地,大禮參拜。

有那心思靈巧的修士,卻發現自己修為大減,微一查看,險些落了三魂,驚了七魄,頂上三花被削。雖然不至於從頭修煉,但想要重復舊觀,卻不知道要等多少日。

元始見門下弟子一臉悲痛,心中著惱,口上微微嘆息道:“你們也是命中該有此劫,雖然被壞了修為芳,但所幸道基未毀,若肯勤修,早晚都能修成正果。雖然如處。這清虛卻也可惡。下手著實狠毒,此事需容他不得。

老子默然無語,過了好一會才道:“師弟,凡事莫要太計較。我等終是同門,若是自相殘殺。沒由來的惹人恥笑,凡事三思,雙方各退一步,卻又有何不好……”

元始恨道:“事雖小而恨則深,他壞了我門下弟子修為。我若不與他理論,則人人認為我闡教弟子軟弱可欺,我豈能就此罷手?大師兄,你為長,萬不可偏向那清虛,還請大師兄主特公道,助我一臂之力。”

老子聽了默然無語,過了好一會才點頭道:“既然你意已決,此事清虛也不占理,我自當助你。不過你我聯手,未必能奈何得了他,你莫要忘了當日分寶巖上,師父的言語……”

勉強恢復了一點氣力的廣成子聞言驚道:“師伯,難不成清虛賊道已經強悍到如此地步嗎?您和老師聯手,尚且奈何不得他嗎?”

老子聽了廣成子的言語,臉色微變,不悅地呵斥道:“你怎可如此目無尊卑?清虛便是有錯,也是你的師叔。你固然受了委屈,終是晚輩,怎可如此說!難怪他要將你們拿下,就你這般模樣,我也看不過眼,你難道以為你很有本事不成?”

老子越說越氣,已是動了真怒,面上怒色一閃而過,看似恢復了往日那雍容之態,但他那微微顫動的白胡子,卻出賣了他。

其實也怪不得老子如此,若非廣成子耍那小聰明,賣弄心計,施展本事,事情也不至於到了今天這一步,歸根結底,卻是他惹的禍。如今他又出言,言語間頗不恭敬,這讓老子如何不怒?

元始心中也不痛快,這廣成子也太不會說話了,聽他的話,簡直能把人氣死。你背後叫清虛賊道,那叫老子什麽?他微一沉吟,斥責了弟子兩句,這才對老子道:“師兄何必跟小輩一般見識,我回去之後,自然找他算帳。待我先與清虛師弟見一陣,觀其虛實再說。

老子見元始心意甚決,執意要和李隨雲相鬥,黔然無語,雖然心中不願,卻也知道自己無力阻止。人教和闡教一向走得極近,如今自己卻是不得不幫。他思量了好一會才道:“如此也好,你去便是。請虛著實結了不小的因果,若再等片刻,怕是西方教的準堤,還育伏曦、女媧都要過來此處,這次怕是群聖圍攻俘雲島之局了。”

元始點頭道:“他占了地利,這浮雲島嶼布置得頗有章法,他主島上據說還有盤古遺留的大陣,若是一對一,著實難破。如今我二人在此,想來他也守不住。那幾個此聖人到此,群聖齊出,看他如何抵擋。處時左右無事,待我去與他證個高下再說。”說罷,不待老子回話,跨四不象而去。

老子眉頭緊皺,過了好一會才自語道:“這個時候就開戰,是不是早了點?各方都還沒有資金積累好呢……”

元始盛怒而來,跨四不象急至浮雲島,大喝道:“清虛師弟,怎地躲在這烏龜殼子中,不肯出來?難不成你要躲一輩子?你可敢與我一戰?”

李隨雲在島上見到元始罵戰,不由得撇了撇嘴,甚聲不屑。他也沒有什麽好坐騎,大袖一揮,駕慶雲飛到元始對面,呵呵大笑道:“師兄何出此言?如此一來,豈不是落了聖人面皮,丟了聖人的臉面!你莫非為了門下弟子之事,來尋我晦氣?有什麽本事,只管使將出來便是,師弟我在這裏接著呢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