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二十七章 撰寫道典(第2/3頁)

“說了輕巧。”寧真人搖頭:“在煉精化氣階段就完成先天紫氣的錘煉,咱們道宗古往今來才有幾人?算上你也超不過十個,其他弟子怎麽學?”

“師尊,但長明所言也有幾分道理。真正的關卡在金丹一步,若成純陽法相可走三陽路數,若凝練蓮花可行造化之道,若匯聚青雲可得玄清大法。”荀陽建言道:“不如我等從紫霞訣中延伸一門高明的練氣法門,從藏精養氣到黃芽結丹,之後編修三脈對應道法讓旁人選擇?”

“當然,紫陽金章以及天蓮寶箓仍然可以保留,作為一開始就專修一道修士的參考選擇。”伏明對姜元辰道:“你那《天蓮寶箓》雖然契合我道宗修行,但是按照三脈理念而言更貼近造化法門。畢竟最後一步三花合一重塑先天道體,是造化路數。”因此,姜元辰自身對造化才頗有造詣,已經研究透徹自身精氣神的轉變。

不過事關道典修繕,日後千年道統,姜元辰也是據理力爭,表達自己的理念。“我太虛道宗專修紫氣,之所以有三脈大道出路,也是從先天氤氳紫氣之中引發。那麽在金丹之時或者在元神之時轉入純陽、造化以及玄清路數雖然是一條路,但同樣可以專修先天氤氳紫氣,在天仙之後成為紫氣天仙,這才是《天蓮寶箓》最初的理念。”

姜元辰徑自從靈虛真人身邊取來一個泥人,灌注法力讓泥人運轉功法。從煉精化氣層次的朝陽紫氣結成金丹,練出一縷先天氤氳紫氣,培養下丹田蓮花。然後煉氣化神層次中丹田蓮花,煉神返虛上丹田的元神蓮花,最後三花合一以先天氤氳紫氣成就先天道體。

“當然,這不是如今昌行的玄真之道,而是元氣之道。”姜元辰和玄清道尊有些淵源,得到玄清道尊不少知識,加上他的本命先天道氣就是先天元始祖氣,因此相比玄真之道,對先天元炁更偏愛。

“元炁道?”靜元真人皺起眉頭:“如今玄真法大興,正是因為先天元炁不好修行的緣故。”

“三花合一,自成先天氤氳道氣,就算成仙之前不成,成仙之後也能成。”姜元辰堅持己見:“再者,我太虛道宗功法本來就有元炁道痕跡,金丹修士不都會參悟先天氤氳紫氣的修行?雖然純度之間有差異,但學習天蓮寶箓也足夠了。”

靈虛真人暗暗思索起來:“如今我道宗典籍對應三條大道,說到底還是天鈞道尊得道之後帶來的風氣。不過典籍最開始所指也是先天氤氳紫氣,也需留下一門對應法門。或許後輩弟子也會從這裏找出第四條大道?”

“長明《天蓮寶箓》可以留下,作為元炁道的修業。《紫陽金章》也要留下,作為從一開始就對應純陽路數的功法。此外我們仍需要重新選定新的練氣功法,推演對應的三脈路數。並且編修兩門從一開始就對應玄清以及造化的功法。”

“善!”

接下來,每一個人拿著一個泥人開始演繹自己的練氣路線,然後相互間反復印證。這些泥人是靈虛真人采紫霞洞天靈土捏造而成,灌注幻術法力後可作為修行研究的模型。

單純研究練氣法門,十幾位修士就提出來二十多個方案。諸人仔細修改推翻,花了月許時間才留下三門練氣功法作為日後門人修行大綱。

“接下來,就是金丹!”瞧著身邊十二人,靈虛真人開始安排人手:“羽成、真泰以及赤明天前輩研究純陽一脈的金丹路數。伏明、荀陽、玄沖研究玄清一脈路數。玉瑤天前輩和長明和元清娘娘研究造化路數。青漪負責以真文靈篆記錄修繕功法,靜元來整理對應劍法。”太虛道宗三絕,氣道,劍道以及幻道。幻道,靈虛真人自己來做,剩下劍道需要靜元真人這位劍道第一人。至於木青漪則是在一旁用真文記錄下來功法修行,用上太虛道宗的專有密文。甚至靈虛真人有意讓她重新編一種密語,好用來保密。

姜元辰和元清、玉瑤天都很精通造化,從太虛紫陽金章中分離出諸多前輩對造化一系的理解,以及加持祝咒類的道術重新整理。

“紫霞加持咒”太虛道宗弟子以自身先天氤氳紫氣為主,引動紫氣加持同門提升戰力的手段。

姜元辰看著這門加持咒法以及後面三十多位前輩的感悟經驗總結,心中有了念頭:“不久後殺劫開始,若要增加同門生存幾率,這種咒法若能進一步改善就好了。”和元清以及玉瑤天商議,玉瑤天本就是加持咒法的大家,見此便道:“修改咒法?可以嘗試一下。”

三人合計後,專心研究加持法門,花了將近一年時間才做出一道“紫霞朝元咒”改良加持法門。不單單以自身元氣為引子,還能借助白晝之時接引日光恢復法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