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162章 奇怪(第3/4頁)

張小花這時才明白當時縹緲派的大弟子張成嶽交給他《縹緲步》時說過的話,這《縹緲步》跟內力聯系是不大,前兩層都是無關的,根本不需要內力,這是這第三層則是使用內力的開始,想必以後的數層心法也都是用內力驅動的吧。

張小花本想把這兩頁還給何天舒,可想到他這會兒肯定還在絞盡腦汁的參悟那密密麻麻的步法吧,自己現在去,還不是要觸他的黴頭?而且,自己不會內功心法,說不定何天舒這次就不會教授自己這個輕身功法的,可自己現在不會,並不一定說以後不會的,等自己解決了元氣在穴道消失的問題,不就可以運氣了?自己還是趁這個機會,先把這個兩個輕功好好的參悟會了才是正經的道理。

想到此,張小花又安心的坐了下來,專心的參悟起來。

足足一個下午,等天都要黑的時候,張小花才從他的小屋走出來。

張小花沒有滿臉欣喜,反而是滿臉的不解,整整一個下午的參悟,他基本上把這兩種功法都記熟,悟透,若是體內有內力,張小花有很大的信心,能把這兩種輕功施展出來。

張小花之所以不解,卻是因為,第一種輕身提縱之法,他在腦海中不論如何的參悟,都是不能形成一個清晰的身形,雖然他很是確信,自己是真的學會了;而第二種浮空之術,倒是很清晰的在腦海中展現。

這是為什麽呢?

由於是先參悟第一種功法,所以張小花在提縱之術上花費的精力更多,足足參悟了三遍之多,直到他確認自己已經學會,這才開始參悟第二種浮空之術的。而浮空之術的參悟大大出乎張小花的意料,也許是剛剛參悟過提縱之術的緣由,浮空之術參悟的異常順利,僅僅只兩遍,張小花就參悟完成,在腦海中浮現出一個清晰的身形,張小花能從這個身形中看到經脈中的氣勢如何的外放,如何的操縱。等到這時,張小花方才想到,提縱之術還沒有出現身形的,於是他又回頭去看提縱之術,可這次,無論他如何參悟,那提縱之術的身形怎麽都不會出現,直到天都黑了,張小花才無奈的放棄。

也許自己哪裏參悟錯誤了吧,張小花如是想。

用晚飯時,張小花依舊滿懷的心思,全然沒有注意到其它飯桌上,滿臉敬仰的神情,而且他的胃口也不太好,以前他剛到山莊的時候,剛練完拳法,吃得都很多,而且張小花現在正是長身體的時候,每次吃飯都是第一個來,最後一個走的,很多時候都是遭到小廝們的嘲笑。

可最近的一段時間,張小花吃得明顯沒有以前多,這似乎有些不太正常,畢竟他現在習武還是很辛苦,運動量也大,應該比以前更能吃才對的。

也許是:

為伊消得人憔悴?

少年張小花的煩惱?

故鄉水,故鄉情?

旁邊的小廝們竊竊私語,議論不休,似乎找到了新的話題。

張小花對此倒是充耳不聞的,機械的扒了幾口飯,吃了幾筷子的菜,就匆匆出去了。

只留下背影供人笑談。

出了小院,張小花並沒有去樹林,直接回了藥田的草棚,路過其它藥田的時候,張小花還特別的留心一下,並沒有他想象的滿田埂都是草棚子。

看來,其他小廝的賣弄之心,明珠暗投了。

夜間,張小花依舊在草棚之中做自己的功課,就在他一如既往的存想內力在經脈中運行的時候,他突然有了一個新的想法:既然自己用存想的方法學習無憂心經,那為何不能用存想的方式來實踐輕功呢?

反正自己已經學會了兩種內功心法,為何不存想內力在經脈中的流轉,來嘗試一下輕功呢?不過,第二種的浮空之術,可能無法存想,自己本就沒有內力,如何能外放,再操縱呢?

想著想著,張小花就朦朧入睡,身體很快就調整到一種頻率,天外的星力立刻被吸引過來,天地元氣也同時更有效的被吸引入體,一切都是那麽的和諧。

第二天是個晴朗的驕陽天,張小花只是在草棚邊練習了拳法和劍招,因為需要給藥田澆水,張小花並沒有更多的時間去實踐他昨夜關於輕功的想法。

藥田的一切依舊,雜草又少了一些,倒是又減少了張小花的勞動,若是按這種減少的架勢,過得一兩個月,也許田中就不長雜草了。

日上三竿,張小花正在澆水,就聽到田埂上有人叫他,擡頭看時,正是秋桐。

張小花趕緊走過去,笑著問道:“秋桐姐姐,今天怎麽突然過來?這大熱天的,莫要曬黑了皮膚的。”

秋桐則說道:“還不是因為你的事,姐姐才要過來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