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六十三章 開山為陵(第2/3頁)

“真人放心,小神絕不會饒舌多嘴。”那土地公見莫問回到地面,急忙上前討好。

“多謝,”莫問點頭道謝,轉而將那七星寶劍遞向土地,“若是貧道徒兒再來,有勞土地將這寶劍轉交於他。”

“遵法旨。”土地公雙手接過寶劍。

莫問點了點頭,土地公有心討好,擡手施出移花接木之法,將他處草木移來不少,植於道觀原址。

“老爺!”杏兒自山腳下高聲呼喊。

莫問沖土地公擡了擡手,轉而瞬移來到山腳。

“老爺,道觀沒有了,你要往何處去啊?”杏兒哭的雙目紅腫。

莫問聞言搖了搖頭,他不知道自己要去哪裏。

“老爺,你若不嫌棄就住到奴婢家裏,一日三餐,奴婢為您下廚整治。衣物鞋襪,奴婢為您縫補洗刷。”杏兒哭求相邀。

“哈哈,得你此言,我心甚慰。”莫問微笑搖頭。

杏兒見莫問強顏歡笑,哭的更狠,她知道秦雲母子的離去對莫問是多麽沉重的打擊,秦雲母子不但是莫問的妻兒,更是莫問最後的親人,他們母子一去,莫問徹底變成了孤家寡人。

“這些時日辛苦你了,早些回去吧,免得家人惦記。”莫問擡手拍了怕杏兒的手臂。

杏兒擡頭看向莫問,莫問此前對她從未有過類似的舉動,按照時下風氣,陪嫁的丫鬟理應是老爺的女人,但莫問並沒有占有她,而是給她尋覓人家,贈以厚重陪嫁,給了她安穩的富足生活,她感激莫問,亦羨慕秦雲,莫問雖然身形並不高大,卻是有情有義的大丈夫,與他相比,那些看似威武豪爽的男人多顯狹隘和自私。

“老爺,你可有話叮囑奴婢?”杏兒問道。

莫問聞言沒有立刻答話,沉吟片刻方才出言說道,“此前我一直認為投桃報李才是世間正道,此時方才明白之前想的淺薄了,我們都應該善待他人,不要懷有交換之心,行事不求對方領情,但求己心平和。”

杏兒聞言連連點頭。

莫問見她點頭如此之快,知道她沒有真正領會自己言語的真諦,但他也不在意,再度催促杏兒離開。

經他再三勸說,杏兒方才與丫鬟暫時離去,她們是婦人,留在此處並不安全。

目送杏兒等人離開,莫問騰起雲頭往北行去,此時此刻他心中並無太多悲傷,每個人都要承受的他也不能例外,實力的強大不是謀取私利的借口和理由。

北行不久,莫問停住了雲頭,他此時心中並不平靜,這種心態不適合與孔雀王談佛論道,在前往凉國見孔雀王之前應該平靜一段時間,好好規整自己的思緒。

有家的人思考的是如何養活家人,至於要去哪裏則完全不用去想,因為他們有家,可以回家去。孤家寡人則不同,尤其是莫問這種不需要謀生的孤家寡人,他需要思考的是我要去哪裏,我要做什麽?

蒲堅此時已經坐穩了江山,蒲堅不需要他。代國此時仍在韜光養晦,暫時也不需要他。周貴人母子有張洞之和周冠正輔佐,亦不需要他。

良久的躊躇之後,莫問給自己選定了一條路,自西陽縣開始,將當年走過的路再走一回,途中將內丹法門和三昧真火推廣傳播,以此糾正道門中人修行外丹術所帶來的弊端,造福天下蒼生,以此回報祖師賜予秦雲母子百日陽壽的恩情。

沒有誰應該幫助你,你亦無權因為別人對你的幫助沒有達到你的要求和預期而心生怨恨,不管別人對你的幫助是大還是小,都屬於額外的幫助,都應該感謝並報答。

打定主意,莫問騰雲東行,夜幕降臨之時,回到了闊別已久的故鄉,此時西陽縣再度有了人煙,祖宅早已經毀於戰火,此時只剩下殘垣斷壁。

莫問來到父母墳前,磕頭祭拜,畢了,代老五祭拜了吳氏二老。

做完這些,莫問來到了祖宅門前,步行向南,此番他所走的路正是當年胡人南下之時莫家眾人逃難的那條路。

到得城南,一人自西側小巷急沖而出,莫問沒有閃躲,與此人撞了個滿懷。

那人是個三十歲上下的農人,撞上莫問之後也不致歉,急切起身,往東急行。

莫問扭頭東望,只見那農人到得一處院前焦急拍門,“王大夫,王大夫。”

片刻過後院內傳來了女子的聲音,“外子被叢老爺請了去,今晚怕是難得回返。”

“這可如何是好,這可如何是好?”那農人焦急跺腳。

“福生無量天尊,善人家中可是有人患病臥床?”莫問問道。

那農人聞言快步跑了回來,“道長,你是怎麽知道的?”

“若無病人,善人也無需深夜來請大夫。”莫問說道。

“道長會瞧病?”那農人上下打量著莫問。

“懂些粗淺醫理。”莫問點頭說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