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96章 不死鳥的傳說(第2/3頁)

靈妖魔三修,十三郎不會妄自菲薄;他知道自己與古劍門修士不同,若能具備鬼道那樣的修為,甚至稍稍弱一些,也能有機會讓天絕劍重現世間。到那時,十三郎或許仍不能說縱橫天下,但已不忌尋常大能,配合其它手段諸多底牌,可說是進退自如。

說到手段,如今的十三爺再不是當初個弱質少年,妖寵之類不提,自身之強橫也超出同階修士太多太多。法體雙修只是本份,其神通又何嘗不是冠絕兩域;拋開常規手段,定之決,塑靈變,浮魔雷,金烏火,吸靈與化魔指,哪一個都足以扭轉乾坤。當然,這些手段各有局限,出則必殺,均不是常規鬥法所能用。

比如塑靈變,那幾乎等於揮刀自殘,用過便是殘廢;浮魔雷也很離譜,一次抽幹八成法力,連飛行都需坐騎代步;金烏火更不用說了,十三郎能發揮出來的千不足一,若對人說這就是真靈之火,恐讓金烏他老人家暴跳如雷。

話說回來,假如十三郎能將這幾種手段調用自如,什麽狗屁三王不是普通修士,通通視若螻蟻,以力殺之。不凈開口便問神雷何來,足以證明他們兩對此都有忌憚,自己看懂了還不夠,需要十三郎親口承認才最終放了心。

三年一擊,實際上等於一輩子就一擊,區區一道雷霆,殺死土蚌長老不在話下,想讓三王就此授首遠遠不夠,來個十道八道還差不多。

說到底,不計獸寵、再扣除幾樣壓軸手段,十三郎仍只是一個比普通元嬰稍強的修士,且要完全康復才可。

他有潛力,足夠讓大能為之膽寒的潛力;他需要時間,需要休養,需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規劃。

規劃只是規劃,寶物再多,神通再強,都以一件事為前提:治傷!

密室中,十三郎面色平靜,殘余六指不停彈出一道道赤焰法決;其目光注視著空中的火鳥,略有緊張,滿是期待。

“胭脂鳥,希望你別像胭脂!”

……

……

以火激火,蘊含著金烏氣息的火焰滲入胭脂鳥的身體,經每一根羽毛灌入經脈,直至每一根骨,每一滴血,每一絲肉,每一個毛發分子。

金烏為皓陽,乃一切火焰之祖,大至天上紅日,小至荒原野火,乃至凡間常用的炕頭爐灶,無一不以其為始祖。胭脂鳥源自鳳凰,但其血脈內不會沒有金烏的記憶,十三郎的用意很簡單,要以始祖之力調動胭脂鳥本源,將其火力全部調動起來,再從每一分血肉裏引出,全部灌入自己體內。

這是奪,是搶,但也是造化;與和尚的純粹謀奪不同,十三郎發出始祖之令,是要提升胭脂鳥的火性等級,是它終身都無法想象的機緣。

胭脂鳥已死,那些火焰再高也無法令其復活;然而火鳳凰又名不死鳥,涅槃才是其最強處,胭脂鳥身具鳳凰血脈,多多少少具備一些不死特質。十三郎這樣做,是要問一問它存在於靈魂深處那一縷意志,願不願因此成全自己,也成全其靈魂中的火源。

火燒胭脂鳥,命它舍棄一切成就其火,化肉身為靈體,這就是用意。

是奉獻,也是其使命。

……

紫光繚繞,赤芒如織,一記記火焰如刀,斬破虛空但也多出一絲莫名之志,全部進入胭脂鳥的身體。空中火鳥漸漸“活”了過來,高冠曲頸豐羽秀尾,目光暗淡無神,低頭本能地看了看自己的身下。

身下空空,兩只高足不見蹤影,胭脂鳥愕然轉過頭,眼神漸漸明悟。

它死了,也活了,它知道自己已死,但不明白自己為什麽還能活,因而尋找源頭。

它看到一個人。

“本為火中尊禽,身已歸墟,靈魂無路;既然能夠意志不滅,當知我之意。”

十三郎施法不停,認真說道:“我的力量不夠,只能做為牽引讓你化靈;如果你願意,請告訴我。”

胭脂鳥看著他,似在默默感受,又似乎在思索,或是在回憶;眼中神情似悲哀,似憤怒,似哀怨,又似在嗚咽。

它在詢問。

火焰讓十三郎知道它在問,回答道:“你要奉獻一切,不僅僅是身體裏的一切,還有靈魂;你要放棄輪回,集中全部意志,燃燒全部本源,接納我賦予給你的……紅塵意!”

“紅塵之中億萬生命,億萬生命皆不願死,冥冥中自有一股為求活而生出的意志。我於將死時感悟此種意志,你在死後承受,這就是緣。”

“槍王說它是斬屍決,和尚、也就是殺死你大人說它是斷紅塵,我的看法與之相反,紅塵意志最大的力量不是斷,不是奪,而是聚!是賦予!”

“我把它送給你,需要你敞開心神接納,並將不死本源燃燒,重新凝聚出自己的意志,再以火焰為軀,化靈體而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