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七章 時不可失,不求何獲(第2/3頁)

  悅安君問道:“若始終找不到真兇,難道你要找一輩子?就沒有旁的打算嗎?”

  黎啟臣輕輕嘆息一聲,仰起頭,似乎在看那月,又似乎在看那花,也許什麽都沒看,只是陷入了憧憬:“若找不到真兇,便找個安安靜靜的地方,娶妻生子,安安穩穩過完下半生,也就罷了……”

  “娶妻生子?”悅安君一笑,“可有意中人了?可是室內的那姑娘?”說著便擡頭望向晏薇藏身的窗口。

  晏薇見悅安君望過來,嚇得身子一縮,蹲了下來,心怦怦直跳。又想到公子琮說過,室內沒有燃燈,室外月光照著,外面的人透過窗子是看不到室內有沒有人的,於是就想擡起頭來,但又怕頭上的白玉簪子反射了月光會被發現,因此只凝神去聽黎啟臣的回答,誰知道等了半晌,卻沒有聽到任何聲音……又過了片刻,卻是悅安君的話音:“別忘了你現在還是逃犯身份,你就甘心讓心愛的姑娘跟你過一輩子擔驚受怕的日子?你就甘心讓子女生下來便沒有身份?”

  晏薇心中備感失落,想必是適才黎啟臣用點頭或搖頭回答了悅安君的問話,自己卻錯過了……到底是點頭還是搖頭呢?從悅安君的話中是聽不出來的……晏薇緩緩站起身來,側過身子,繼續偷眼向窗外望去。

  只見黎啟臣低著頭,拈弄著那朵梧桐花,似乎很認真地思考著悅安君的話,過了許久,他擡起頭問道:“不知怎樣才能洗雪冤情,求大人指條明路。”

  悅安君道:“你若能為楊國立下大功,大王自然會改變對你的看法。”

  黎啟臣遲疑地問道:“不知怎樣才算立下大功?”

  悅安君似乎松了一口氣,一字一頓道:“殺了穆玄石,為國除奸!”

  這一次,黎啟臣卻並不驚訝,似乎早已猜到悅安君要說什麽。

  “何必呢……他的心已經不在楊國,就算殺了他又能挽回什麽……”黎啟臣淡淡地說。

  悅安君搖頭道:“未來鐵器必會將銅器取而代之,誰掌握了鐵器精煉之法,誰便掌握了天下,我在這赤崖苦心經營二十載,一代代匠人點滴積累,方有今日成就,他卻這樣白白送予了姜國,難道不算國之罪人?姜國鐵礦量雖少但質優,若得冶鐵良法,必能淩駕於我國之上,到時候人為刀俎,我為魚肉,國破家亡之日不遠矣!”

  黎啟臣聽到這裏,微微低下了頭,沒有接話。

  悅安君繼續道:“所以,斷不能讓穆玄石活在世間!”

  淡白的月光照著黎啟臣的臉,只見他神色平和而淡然,似乎萬事已不縈懷,只見他微微搖了搖頭:“這種事,我不想做……”

  悅安君眉毛一挑,似乎有些意外:“哦?為什麽?”

  黎啟臣緩緩舉起右臂,用左手把袖子褪到臂彎以上,手臂上累累的刑傷傷疤,便是在月光下也清清楚楚。黎啟臣慘然一笑:“這條筋,斷了,又接上,卻隆起一個結,平素還沒什麽,但高手比劍,生死一線,沒有它,可能就是生,有它,可能就是死!”說完,又用左手指著右眼,“這只眼睛目力已損,再也不能百步穿楊。我已是個廢人,沒有殺人的能耐了……”

  晏薇心中一痛,沒想到黎啟臣的傷勢還是比自己想得更重,想必是他怕自己擔心,處處隱瞞……悅安君一笑:“聽說你十七歲時曾與穆玄石比劍,只十余招便把他手中劍打落?”

  黎啟臣點點頭,道:“那時正是青春年少,現在已經老了……”

  悅安君又是一笑:“你若是老了,我們這些人豈不是早該入土了?那柄‘忠藎’,就是那次打敗穆玄石之後,大王賞賜給你的吧?”

  “是。”黎啟臣點點頭,沉聲說道,“十四歲入宮為侍,十七歲打敗穆玄石成為‘衛尉’,總領內廷黑衣侍,十年間見過多少貴族少年來了又去了,多少人星散到楊國大地各處為官,我卻始終在懷都內城,不升不降,甚至耽誤了終身大事……十年忠藎,於國於君我皆問心無愧!我累了,不想再牽涉進王室的風風雨雨之中……給我一條生路,讓我安安穩穩地自生自滅不行嗎?”

  過了許久,悅安君長嘆一聲:“已經有三個刺客死在穆玄石劍下了。最後一個便是杜榮的兄長杜望……他的屍身,現在還曝屍在長巖關前……這些人,都是楊國最好的劍客……因此這第四次,不容再失敗!”

  晏薇一呆,想到公子琮回憶往事時談及杜望的眼神,臨行分別時呼喚杜望的聲音,突然悲從中來……他只有這一個朋友,但今生再也無法得見了……若是不知下落也還罷了,此時卻是知道下落,但陰陽相隔,而且,還死得如此慘烈……黎啟臣深施一禮,道:“大人,刺客不僅僅需要劍術高超,刺客首先是要殺人!我的劍,是為保護人而生的,讓我主動去殺一個沒有威脅到我性命的人,我很難做到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