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七十三章 無眠夜,刈麥景(第2/2頁)

聽到這句話,林宇心頭就像是觸電了一般,連忙岔開話題,道:“馨兒姑娘,你先睡吧,我還不困。”

說這話時,林宇看到了桌子上的茶壺,就急忙起身,一邊朝茶壺處走去,一邊急聲說道:“我有點口渴,先喝點茶水……”

喝完茶水之後,林宇定了定心神,從懷中將那個帶著點點血跡的白色手帕取了出來,和宋馨兒講起了關於清兒的故事。

就這樣林宇足足給宋馨兒講了一晚上的故事,宋馨兒也聽得入了迷,直到東方泛起了魚肚白,她還意猶未盡。

桃源谷的篝火大會過後,林宇見這裏的百姓普遍都不識字,就開始當起教書先生來。偶爾還會去校場之上,和趙光勇,余文遠等年輕力壯的小夥子比劃兩下。與其說是比劃,還不如說是指點來的更為確切。

經過林宇的指點,桃源谷這些年輕力壯的小夥子,武功進步可謂是神速,像趙光勇,余文遠這樣的資質還算不錯的人,還學會了一點輕功。

雖然和林宇踏空飛行的身法,還相差十萬八千裏。不過飛上樹梢屋頂,去抓幾個麻雀,或者去山野中逮幾只野兔,基本上都不成問題。

宋馨兒雖然還未完全走入林宇的內心,不過卻也扮演起了賢妻的角色,每天都給林宇做飯,送飯,洗衣服,收拾房間……希望用自己的心和柔情,從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上,來撫平林宇心上的傷痕。

時光荏苒,近三個月的時間,就像是白駒過隙一般,從指間悄悄的溜走。轉眼間就到了烈日炎炎的夏季。

林宇佇立山坡之上,望著那金燦燦的麥浪,以及面朝黃土背朝天,辛勤勞作的農民,此時他心中所想,就和當年香山居士詩中所言一樣:“念此私自愧,盡日不能忘。”

而且人家香山居士怎麽說也是一代官吏,拿的是自己的俸祿。而他林宇卻是什麽也不做,只靠祖蔭庇護,才衣食無憂。

現在他才算知道,自己和京城那些不學無術,整日就知道欺男霸女的紈絝子弟,在下層貧苦人民眼裏,基本上沒有什麽多大的區別。

從來就沒有在農田裏勞作過的林宇,不顧老村長他們的勸說,執意也要和他們一起,下田收割這金燦燦的麥子。一來他是不想搞特殊化,濫用自己的特權。二來就是他也想真正體驗一下,下層百姓的辛勤勞動生活。

每次當林宇在農田之中累的筋疲力盡的時候,腦海裏都會浮現出香山居士的那首《觀刈麥》,現在他所經歷的場景,和詩的所描述的幾乎是完全一樣。

田家少閑月,五月人倍忙。夜來南風起,小麥覆隴黃。

婦姑荷簞食,童稚攜壺漿,相隨餉田去,丁壯在南岡。

足蒸暑土氣,背灼炎天光,力盡不知熱,但惜夏日長。

慶幸的是這裏是桃源谷,是不受剝削和壓迫的世外桃源,沒有沉重的徭役賦稅,更沒有那些黑心官僚和地主的壓迫。不然的話也會像香山居士在詩中所言一樣:“復有貧婦人,抱子在其旁,右手秉遺穗,左臂懸敝筐。聽其相顧言,聞者為悲傷。家田輸稅盡,拾此充饑腸。”

這樣的場景,桃源谷裏雖然沒有。不過林宇心裏很清楚,在外面的世界,這樣的悲劇,幾乎是隨處可見。而且每天都在上演著像是“朱門酒肉臭,路有凍死骨。”這般慘絕人寰的悲劇。(注一)經歷了這半個月在農田裏的辛勤勞作,林宇才算明白,為什麽古聖賢老子要提出建立“鄰國相望,雞犬之聲相聞,民至老死,不相往來。”這樣小國寡民的社會。(注二)不管怎麽說,桃源谷的百姓都是幸運的。在某種程度上,他們實現了古聖賢老子的理想,找到了桃源谷這樣一處人間福地。不受官僚和地主的剝削壓迫,成為了腳下土地的真正主人,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生活……

然而殊不知,桃源谷這樣安居樂業的幸福日子,已經快要走到了盡頭。就在林宇和桃源谷百姓,都沉浸在大獲豐收的幸福喜悅中時,真正的危險,就像是蟄伏在黑夜的幽靈一般,正在悄悄的朝他們靠近……

……

注一:“朱門酒肉臭,路有凍死骨。”出自詩聖杜甫(唐)的《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》注二:鄰國相望,雞犬之聲相聞,民至老死,不相往來。出自:《老子 第八十章》小國寡民,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;使民重死而不遠徙。雖有舟輿,無所乘之;雖有甲兵,無所陳之。使民復結繩而用之。甘其食,美其服,安其居,樂其俗。鄰國相望,雞犬之聲相聞,民至老死,不相往來。